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简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诗人 (331)

李白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商隐 🔥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白居易 🔥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王维 🔥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杜甫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温庭筠 🔥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李贺 🔥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杜牧 🔥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王勃 🔥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刘禹锡 🔥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孟浩然 🔥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元稹 🔥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韦庄 🔥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王昌龄 🔥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韦应物 🔥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张若虚 🔥

张若虚,唐代诗人。生于扬州(今属江苏),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韩愈 🔥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柳宗元 🔥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黄巢 🔥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时人。初为盐帮首领,售私盐为业,后成农民军首领,曾自立为帝,尊号为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国号大齐,史称黄巢之乱。黄巢退败时死于部下之手。野史有称“黄巢杀人八百万”恶名。

骆宾王 🔥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作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文》。

岑参 🔥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张九龄 🔥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刘长卿 🔥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字文房。早岁居洛阳。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唐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释褐长洲尉。唐肃宗至德三载(西元七五八年)摄海盐令。同年以事下狱,贬南巴尉,复勘后得量移。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七六五年)后入京。大历初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驻扬州。后擢鄂岳转运留后。为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睦州司马。唐德宗建中初迁随州刺史。建中三年(西元七八二年)李希烈叛,据随州,文房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贞元六年(西元七九〇年)前后。刘随州年辈与杜少陵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 代以后。与钱起并称「钱 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故方虚谷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十二》方仪卫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馀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十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王阮亭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何世璂《然镫记闻》)其集称《刘随州集》,一作十卷,一作十一卷。今人注本有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杨世明《刘长卿诗编年校注》。《全唐诗》存诗五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二首。其事迹散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十六·刘长卿》、《唐才子传·卷二·刘长卿传》等处,颇多缺误。今人傅璇琮主编之《〈唐才子传〉校笺》考辨较备。

孟郊 🔥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卢纶 🔥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寒山 🔥

寒山,字、号均不详,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王之涣 🔥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新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惠能 🔥

惠能大师,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六祖,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至今仍有不腐肉身舍利久存于世,成为佛法修行之见证。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

崔颢 🔥

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年)中进士,官司勋员外郎。现存诗仅四十多首,最有名的一首莫过于《黄鹤楼》。少年时作的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变得雄浑奔放。他四处游历。崔颢吟诗甚勤,其友人笑他吟诗吟得人也瘦(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明人辑有《崔颢集》。李白叹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陈子昂 🔥

唐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字伯玉。陈元敬子。曾任右拾遗,後人因称「陈拾遗」。出身豪族,少任侠,成年後发愤攻读。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进士第(此据赵儋《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按《唐才子传·卷一·陈子昂传》云陈拾遗登第在高宗开耀二年,误),上书言建唐高宗陵墓于洛阳,受武则天赏,拜麟台秘书省正字。武后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从军北征,归朝,补右卫胄曹参军,迁右拾遗。万岁通天元年(西元六九六年),从武攸宜北击契丹,表掌书记,军中文翰皆委之。立志许国,然不为所用,贬署军曹。圣历元年(西元六九八年),以父老辞官还乡,旋居父丧。後为射洪县令段简构陷系狱,忧愤而卒。陈拾遗于袭六朝馀波之初唐诗坛深表不满,慨叹「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故欲革「采丽竞繁」之齐梁诗风,以承建安、正始之诗重比兴寄托之传统(《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诗与其诗论相合,代表作为《感遇》三十八首,反映武周时代之社会现实甚为广泛,抨击时弊亦较深刻,抒写胸臆之作则慷慨深沉,风格近于阮步兵《咏怀》。另有《登幽州台歌》虽仅四句,然为历来传诵之名篇。陈拾遗为诗主「汉魏风骨」、「兴寄」,所为书疏,亦全用散体,为唐诗革新先驱,甚得李杜诸人推崇,韩昌黎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金元遗山云:「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论诗绝句》)其诗文集以四部丛刊本《陈伯玉文集》十卷为通行,今人徐鹏校点之《陈子昂集》最完备。诗注本有今人彭庆生《陈子昂诗注》。《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生平见唐·卢子潜《陈氏别传》,《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列传·陈子昂传〉》、《新唐书·卷一百〇七·陈子昂传》。

苏味道 🔥

苏味道,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张继 🔥

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杜秋娘 🔥

杜秋,生卒年不详,资治通鉴称杜仲阳,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岁时成了李锜的妾侍。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来李锜造反失败,杜秋被纳入宫中。后受到唐宪宗宠幸。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为儿子李凑的傅姆。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赐归故乡。

高适 🔥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司空曙 🔥

司空曙,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诗风闲雅疏淡。

贾岛 🔥

贾岛,字浪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薛涛 🔥

薛涛(约768~832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

李冶 🔥

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卢照邻 🔥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初唐诗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宋之问 🔥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张籍 🔥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许浑 🔥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李隆基 🔥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王建 🔥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崔护 🔥

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武则天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杨氏。中国历史上唯一掌握君权而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後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後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後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李颀 🔥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益 🔥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王翰(子羽) 🔥

唐幷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边塞诗人,字子羽。家殷富,性豪放不羁,喜饮。唐睿宗景雲元年(西元七一〇年)举进士。幷州长史张惠贞奇其才,举直言极谏、超拔群类等制科,调昌乐尉。开元九年(西元七二一年),张燕公入朝为相,召为祕书正字,又擢驾部员外郎。「枥多名马,家有妓乐」,「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嫉之。」出为汝州长史,改为仙州别驾,仍然「日聚英豪,从禽击鼓,恣为欢赏」。後被贬为道州司马,卒於前往道州途中。其作品《凉州词》为古今之绝唱。

张志和 🔥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贺知章 🔥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罗隐 🔥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杜审言 🔥

杜审言,字必简,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无名氏 🔥

唐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张祜 🔥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遂至淮南。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故一生蹭蹬。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李绅 🔥

李绅,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韩翃 🔥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常建 🔥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祖籍邢州(今邢台),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诗现存不多,其中《题破山寺后禅院》较为著名。

杨炯

杨炯,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诗人。唐初文坛“四杰”之一。他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10岁应神童试登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再应制举试及第,补授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詹事司直。684年,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自己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杨炯的堂弟杨神让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执政,结果兵败被杀。杨炯由此事受到牵连,大约在685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秩满后,于天授元年回到洛阳,在司艺馆任教。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阳宫中拿出盂兰盆分送佛寺,武则天与群臣在洛阳城门楼上观赏,杨炯立即写成《盂兰盆赋》一篇,进献给武则天,极力歌颂武则天的周王朝,并希望武则天“任贤相,淳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披图策,捐珠玑,宝菽粟”等成为帝王的风范。大约当年,杨炯调任盈川县令。他在盈川大约三年多时间,卒于任所。后归葬于洛阳。705年,中宗复位,曾追赠他为著作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张旭 🔥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刘希夷 🔥

刘希夷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后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

王湾 🔥

王湾,号为德,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的诗现存10首。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钱起 🔥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与郎士元齐名,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戴叔伦 🔥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陈陶 🔥

陈陶,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之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

朱庆馀 🔥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马戴 🔥

马戴,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诗人、官员。早年屡试不第,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始中进士,同榜有项斯、赵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后以正言被斥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咸通年间,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相唱答。咸通七年(867年),擢拔为国子、太常博士。工于诗,叶矫然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杨慎称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纪昀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太常博士任上。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

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杜荀鹤 🔥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荀鹤体”。

刘眘虚 🔥

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调洛阳尉,迁夏县令。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王绩 🔥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刘方平 🔥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无可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李显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秦韬玉 🔥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仲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陆龟蒙 🔥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沈佺期 🔥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韩偓 🔥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魏徵

魏徵,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崔涂 🔥

崔涂,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崔郊

崔郊,唐朝元和间秀才,《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

裴迪 🔥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

张泌 🔥

张泌,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李建勋 🔥

李建勋,字致尧,广陵人。(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约八十一岁。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元结 🔥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曹松 🔥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七十馀,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

金昌绪 🔥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生平不详,唐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今存诗《春怨》一首。

杨巨源 🔥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黄檗

黄檗(bò),别名黄櫱、黄檗希运,号称黄櫱禅师,是唐代靖州鹫峰(今江西省宜丰县黄檗山)大乘佛教高僧。唐武宗会昌年间,当朝宰相裴休在并州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两次记载黄櫱禅师的语录,收录在《钟陵绿》(钟陵录)、《宛陵绿》(宛陵录)。后人整编进《传心法要》。

高蟾 🔥

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卢仝 🔥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卢照邻嫡系子孙。出生地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祖籍范阳,河北省涿州市。早年隐少室山,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破屋数间,图书满架;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性格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韩孟诗派重要人物。835年十一月,死于甘露之变。

祖咏 🔥

祖咏,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赵嘏 🔥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

武元衡 🔥

唐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祖籍并州文水。字伯苍。武载德曾孙,武平一孙,武则天曾侄孙。唐德宗建中四年(西元七八三年)登进士第。历官监察御史、华原县令、比部员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唐宪宗元和二年(西元八〇七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封临淮郡公,旋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还朝秉政,力主削藩。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裴度用兵淮西讨吴元济,王承宗请赦元济,元衡叱之。六月早朝,为淄青藩帅李师道遣刺客杀害。元衡工五言诗,当世流传,往往被于管弦。其诗藻思绮丽,琢句精妙。张为《诗人主客图》奉为「瑰奇美丽主」。魏泰以为「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临汉隐居诗话》。有《武元衡集》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二首。

丘为

丘为,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唐代诗人,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余,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岁。与刘长卿友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全唐诗》收诗十三首。

独孤及

独孤及,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嘉祐从侄。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子李虞仲。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柳中庸 🔥

柳中庸(生卒年不详),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李翱

李翱,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是西凉王李暠的后代。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李翱是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他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李文公集·帝王所尚问》)。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

杨炎

唐代大臣,财政改革家。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卒于德宗建中二年,年五十五岁。美须眉,峻风寓,文藻雄丽,豪爽尚气。父丧庐墓,号慕不废声。河西节度使吕崇辟掌书记。德宗时,累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两税法,一变租庸调旧制。当时便之。初炎矫饬志节,颇得名。后党元载,坐贬。及得政,睚眦必仇,果于用私。以刘晏劾载及己,贬晏忠州,诬而杀之。及罢相,为卢杞所构,赐死。后诏复官,谥平厉。炎著有文集十卷,制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系苏弁所编,并行于世。

虞世南 🔥

虞世南,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2] ,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高骈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

张谓 🔥

张谓(生卒年不详),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约十三、四载,入安西节度副大使封常清幕,参预谋划有功。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尚书郎,出使夏口,与故友李白相遇。代宗永泰初,在淮南田神功幕中任军职。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二、三年任潭州刺史,与诗人元结有交往,后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六年(771)冬,任礼部侍郎,典七、八、九年贡举,时人称其能“妙选彦才”,复知东都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

缪氏子

缪氏子,即一个姓缪的孩子,唐朝开元(713·741)时人,生平不详。据说,他从小聪慧能文,7岁就以神童召试,作了一首《赋新月》,很得唐玄宗的赞赏。

王驾 🔥

王驾,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赞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郑谷 🔥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周朴 🔥

周朴,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吴二娘 🔥

江南人,杭州名妓。

皇甫冉 🔥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郑畋

郑畋,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唐末宰相。以镇压黄巢民变而知名。

崔道融 🔥

崔道融,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其中一些作品较有社会意义,如《西施滩》否定“女人祸水”的传统观念,为西施鸣不平,诗曰:“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田上》写农民冒雨夜耕的辛劳。《寄人》、《寒食夜》等诗亦为佳作。崔道融的诗作和罗隐一样,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其中《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张乔 🔥

张乔,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唐诗纪事》卷十七,《唐才子传》卷十。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胡令能 🔥

胡令能,唐代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隐居圃田(河南省莆田县)。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

戎昱

戎昱(róngyù),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刘皂

刘皂,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贞元间(785—805)在世,身世无可考。《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

陆羽

唐复州竟陵人,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苧翁,又号竟陵子、东冈子。工古调歌诗。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谑谈》数千言。玄宗天宝中,居火门山。肃宗上元初,更隐苕溪,阖门著书。与李季兰、皎然交往。嗜茶,精于茶道,旧时称为茶神、茶圣、茶仙。有《茶经》。

崔曙

崔曙,定州(今河北定州)人。居宋州(今河南登封)。开元二十六年状元及第,官河南尉。晚年隐居河南嵩山。事迹无考。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明堂火珠》一诗,有“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之句。

钱珝 🔥

钱珝,字瑞文,吴兴人,吏部尚书徽之子,钱徽之孙,善文词。据《新唐书·钱徽传》记载,唐昭宗乾宁二年(895)是由宰相王抟荐知制诰,以尚书郎得掌诰命,进中书舍人。光化三年(900)六月,王抟被贬,不久又赐死,这是昭宗时代的一个大狱,钱珝也被牵连,贬抚州司马。

张仲素 🔥

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窦常

窦常,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李咸用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张巡 🔥

张巡,唐朝著名将领,安史之乱时期的著名英雄,史称张中丞、尪公,祖籍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生于邓州南阳(今河南邓州南阳市彭桥镇北张)。唐玄宗开元末年(公元741年),中进士,初仕太子通事舍人,後出任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其任内治绩优良,期满召回长安。值杨国忠当权,因拒附权贵,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天宝十五年(公元755年),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安史之乱的燕军。至德二载(公元757年),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以数千兵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苦守雍丘、睢阳二孤城近两年,前後交战四百馀次,重创叛军,沮遏贼势,以蔽江淮而全东南。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城破,被俘後骂贼赴义。唐肃宗追赠扬州大都督,封邓国公。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绘张巡画像置于凌烟阁。至明清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享皇家祭祀。

曹邺

曹邺,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洋州刺史、祠部郎中等职务。

颜粲

颜粲,登建中进士第。存诗二首。

童翰卿

曾任袁州教授的童宗说,也是唐朝时以眉宇秀整,尚友拔俗而见称的名士,著有一部《柳文音注》,被当时的学者尊称为“南城先生”。

李珣 🔥

李珣,晚唐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薛逢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张建封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寓居兖州。唐代中期著名大将,于家族子弟中排行十三。少喜文章,慷慨尚武,能文能武,常以武功自许。建封少好属文,慷慨负气。有《张建封集》,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外编》补收2句。

崔珏 🔥

唐贝州清河人,字梦之。曾寄居江陵。宣宗大中间登进士第。曾为崔铉幕僚。被荐入朝,任校书郎。出为淇县令,有惠政,迁侍御史。工诗,与李商隐为友,诗风工丽旖旎。以咏鸳鸯诗著称,时号崔鸳鸯。有集,已佚。

吴融 🔥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江采蘋

唐玄宗妃。泉州莆田人。开元初,高力士使闽,选入宫中,大见宠幸。善属文,自比谢女。所居悉植梅花,帝因其所好,戏名梅妃。

吕岩

即吕洞宾,传说中八仙之一。其传说最早见于《杨文公谈苑》,谓于宋太宗末年,曾拜访饶州通判丁谓与参知政事张洎。有关身世各书记载稍异,通行说法为: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士,世称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唐德宗时湖南观察使吕渭孙,海州刺史吕让子。懿宗咸通间应进士试,不第,遂入华山,遇隐士钟离权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迹不见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论定。南宋后,其传说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习称为纯阳祖师或吕祖、吕帝,遂有各种专书记其灵迹,并依托其名大量伪造诗文。《全唐诗》存诗4卷,凡250余首,另录词30阕,来源主要有二,一为《金丹诗诀》、《纯阳真人浑成集》一类伪书,二为宋元人诗话、笔记中记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类诗皆为北宋以降历代道士所依托。又散见于《道藏》、方志中之诗,尚有千余首,亦均出依托。

颜真卿

唐琅邪临沂人,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颜师古五世从孙。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员外郎。为杨国忠所挤,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约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等起兵抵抗,响应者众,共推为盟主,兵至二十万。肃宗立,为河北招讨使。诸郡复陷,间道奔凤翔,累除御史大夫,出为冯翊太守。以直不容,屡贬官。历迁尚书右丞、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卢杞恶之,会李希烈叛,命往劝谕,遂为希烈缢死。谥文忠。工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创为“颜体”。有集及《韵海镜源》等。

于武陵 🔥

唐末五代时京兆杜陵人,名邺,以字行。唐宣宗大中时,举进士不第。往来商洛、巴蜀间。尝卖卜于市,隐居自适。后欲卜居潇湘,未果。一说唐末登进士第,五代时仕后唐,曾任都官员外郎、工部郎中。后唐明宗天成三年自缢卒。工诗,尤善五律。有集。

张登

唐邓州南阳人。排行九。德宗建中元年,为转运从事。历监察御史。贞元初,任河南士曹参军,又以殿中侍御史知江淮转运盐铁院事。十年,任漳州刺史。十七年,坐公事受劾,卒狱中。工诗文,尤长于小赋,甚为权德舆所称。

刘叉

唐河朔人,号彭城子。好任侠。家境贫寒。因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遂折节读书。曾为韩愈门客,持愈案上金数金而去,曰:“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后游齐、鲁,不知所终。工为歌诗,风格犷放,然有险怪晦涩之病。有诗集。

于鹄

唐人。工诗。初隐居汉阳,年三十犹未成名。代宗大历中,尝为诸府从事。有集。

陈羽

唐吴郡吴县人。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官东宫卫佐。工诗。有集。

鲍君徽

唐女子,字文姬。善诗,德宗时尝召入宫,与宋若昭姊妹齐名。每赓和,赏赉甚厚。

鱼玄机 🔥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著名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上官仪

初唐宰相、诗人、著名御用文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人,上官婉儿的大父,常为皇帝起草诏书。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太宗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历任秘书郎、起居郎。高宗永徽初,历秘书少监,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拜相,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公元665年1月)因谏高宗废皇后武则天,为则天所嫉恨。麟德元年,又以与废太子李忠合谋反武则天,下狱死。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上官仪工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诗风绮错婉媚,时号“上官体”。有集,佚。

李世民 🔥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西鄙人

失姓名。玄宗天宝年间,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当地人为诗歌之,见《南部新书》庚。《全唐诗》录存此诗,《全唐诗外编》亦存录此诗,而后一联不同。

丁仙芝

唐润州曲阿人,字元祯。玄宗开元进士。为馀杭尉。工诗。

敦煌曲子 🔥

暂无简介

丁儒

生卒年不详。固始(今属河南)人。唐时任泉州别驾。光绪《漳州府志》卷四六引《白石丁氏谱》载其事迹,并录诗2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不详

暂无简介

慧能

名或作惠能。唐僧。岭南新州人,祖籍范阳,俗姓卢。与神秀同师禅宗五祖弘忍禅师。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得弘忍赞许,密传其衣钵,成禅宗第六祖。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弘扬“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与神秀在北方倡行之“渐悟”相对,分称南宗、北宗。卒,宪宗谥其为大鉴禅师。弟子辑其语录为《六祖坛经》。

处默

唐僧。约为婺州金华人。生于文宗时期前后。幼于兰溪出家,与安国寺僧贯休为邻,常作诗酬答。后历游杭、润诸州,曾在庐山、九华山居住。又入长安,住慈恩寺。与罗隐、郑谷等为诗友。约卒于唐末梁初。有集,已佚。

上官婉儿

唐陕州陕县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诏命。中宗时立为昭容。与武三思等相结,颇擅权势。宫中每赐宴赋诗,辄命婉儿品评等第。临淄王李隆基起兵诛韦后,婉儿同时被杀。诗多应制之作。有集,佚。

太原妓

姓名不详,德宗时人。欧阳詹游太原,与之相悦,别后思欧阳得疾,作一诗,绝笔而逝。事见《太平广记》卷二七四引《闽川名士传》。《全唐诗》收此诗。

于良史

唐人。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约于唐玄宗天宝末入仕,唐代宗大历中官监察御史。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至十六年间为徐泗节度使张建封从事。良史工诗,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曰:「侍御诗清雅,工于形似。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水流』,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全唐诗》存诗七首。事迹散见《中兴间气集·卷上》、《大唐传载》、《唐诗纪事·卷四十三》。

捧剑仆

姓名事迹皆不详。咸阳郭氏之仆,喜题诗。《全唐诗》存诗3首,出自范摅《云溪友议》卷下《郭仆奇》。

蜀太后徐氏

名不详。成都(今属四川)人徐耕之次女。唐末与其姊同为王建所纳。王建即前蜀帝位后,封为贵妃。王衍即位,册为顺圣太后。咸康元年(公元925年),随王衍游青城山,与其姊翊圣太妃赋诗唱和。是年十一月前蜀亡。次年四月,随王衍赴洛阳,于秦川驿被杀。事迹据《鉴诫录·卷五》、《蜀梼杌·卷下》。《全唐诗》存诗八首,小传中误以妹为姊。参见花蕊夫人。

方干 🔥

方干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三百七十馀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六卷三百四十八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王梵志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约在八、九世纪间传入日本。对唐代诗人寒山等创作有较大影响,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有风格近似的诗作。宋代还有仿作。明清以后因作品不容于正统,大部已佚,《全唐诗》未收。敦煌藏经洞发现其诗手抄本后,才又获国内外重视。后人的辑本有1925年刘复校录本,1935年郑振铎校补本。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收集敦煌本王梵志诗集以及散见的佚诗,比较完备。

令狐楚

唐宜州华原人,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德棻后裔。宪宗时,以能为辞章,尤善笺奏制令,进中书舍人。以与皇甫镈、李逢吉结党逐裴度,出为华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时进门下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敬宗时迁宣武节度使,召为尚书右仆射,拜彭阳郡公。所至皆有善政。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谥文。有《漆奁集》,又选有《元和御览诗》。

王缙

唐河东人,祖籍太原祁县,字夏卿。王维弟。连举草泽及文辞清丽科。少好学,与兄维俱以文名。累授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安史之乱时任太原少尹,佐李光弼守太原,以功加宪部侍郎,迁兵部。代宗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南副元帅。与维均奉佛,不茹荤血,晚年尤甚。性贪冒,招纳财贿。元载获罪被杀,缙以附载贬括州刺史。终太子宾客。

包融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制举登科。玄宗开元间历大理司直,官至集贤院学士。工诗,有才名,与子包何、包佶号三包。又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号吴中四士。有诗集。

王起

唐太原人,居扬州,字举之。王播弟。德宗贞元中擢进士第。累官尚书左丞。穆宗时,拜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又为吏部侍郎。文宗时加集贤学士,改兵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判度支,出为河中节度使,遇灾荒,下令不得囤积粮食。召为兵部尚书。又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注意兴修水利。武宗时,四知贡举,选士皆知名者,人服其鉴。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封魏郡公。卒谥文懿。有集。

王希明

唐时人,号丹元子,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司马扎 🔥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扎,一作礼。侨居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宣宗大中(公元847年-公元858年)时人,与储嗣宗同时。应举不第,终生落拓,奔走四方,备极艰辛。事迹散见其诗与《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其诗颇能体察民生疾苦,有讽谕之旨。诗风古朴,无晚唐浮艳习气,实为当时之佼佼者。其《宫怨》一诗,颇为周容所称赏,谓“较蕴藉,不碍大雅”(《春酒堂诗话》)。许学夷亦评其诗“间有远韵,亦能成篇”(《诗源辨体》卷三一)。辛文房则谓其与王周等人“皆气卑格下”(《唐才子传》卷一〇)。《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司马先辈集》一卷,今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史思明

唐宁夷州突厥族人,初名窣干,玄宗赐名思明。通六蕃语。与安禄山同乡里,长相善,俱为捉生将。后迁大将军。天宝中,以功累授平卢兵马使。禄山叛,使思明略定河北。安庆绪杀禄山称帝,思明复并其众归于唐,诏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朝廷恐其变,使乌承恩密图之,事泄,思明再叛。肃宗乾元二年,僭号称大圣燕王于魏州,遂进兵援庆绪,解邺城之围。寻又杀庆绪等,并其众。还范阳,称大燕皇帝。以子史朝义攻陕,兵败,将诛而释之,后为朝义与其下所杀。

司空图

唐河中虞乡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咸通十年登进士第。卢携知政事,召为礼部员外郎。僖宗次凤翔,召图知制诏,寻拜中书舍人。昭宗龙纪初,复召拜舍人,以疾辞。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数日乞还。隐中条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后梁代唐,闻哀帝被杀,绝食而卒。有《二十四诗品》(有云非图所撰)及诗集、文集。

司马承祯

唐道士。洛州温人,字子微。法号道隐。事潘师正,传习辟谷道引术。遍游名山,止于天台山,自号天台白云子。武则天、睿宗时曾迎入京。玄宗开元时又两次召至都,令于王屋山置坛室以居。善篆、隶,书法自成一体,号“金剪刀书”。以三体写《老子》石经,刊正文句。初,卢藏用隐居终南山,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卒谥贞一先生。有《修真秘旨》等。

白行简

唐华州下邽人,字知退,一字退之,小字阿怜。白居易弟。德宗贞元进士,一说宪宗元和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辞赋精密,文士皆师法之。卢坦镇剑南东川,辟为掌书记。府罢,归浔阳。历迁左拾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撰有传奇《李娃传》。有集。

皮日休 🔥

唐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咸通八年擢进士第。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交游唱和,人称皮陆。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黄巢军下江浙,日休为巢所得,任为翰林学士。巢败,日休下落不明,或云为朝廷所杀,或云为巢所杀,或云至吴越依钱镠,或云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薮》、《松陵集》。

任华

唐光州东安人。玄宗时,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又曾入桂州幕。性耿介狷直,傲岸不羁。曾为书历抵公卿,多自负不平语。仕途坎,常自称“野人”、“逸人”。曾至长安访李白,未遇,遂作长诗以寄。代宗初,又以长诗寄蜀中之杜甫。又与高适善。大历间,怀素以草书名动京师,华为作《怀素上人草书歌》。

朱放

唐襄州人,字长通。初,居临汉水。后移居越州,隐剡溪、镜湖间。代宗大历中,嗣曹王皋镇江西,辟为节度参谋。德宗贞元初召为左拾遗,不就。工诗,以清越萧散称。

牟融

唐人。德宗、宪宗间在世。隐居学道,终身未仕。以诗名,尤擅七律,诗风清丽闲雅,时有佳句。与诗人张籍、韩翃、欧阳詹、朱庆馀等均有唱和。有集。

吕温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吕渭子。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次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能文,一时流辈咸推尚。与王叔文厚善,迁左拾遗。二十年,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比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温独免,进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旋与羊谔等谋逐宰相李吉甫,宪宗怒贬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李山甫 🔥

唐人。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后流寓河朔间,依魏博幕府为从事,不得众情。文章雄健,名著一方。有集。

李贤

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所生。字明允。少为帝爱,读书一览不忘。永徽六年,封潞王,龙朔元年,徙封沛王。咸亨三年,徙封雍王。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寻令监国。贤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又招诸儒注《后汉书》。武则天宠信之正谏大夫明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出贤谋,遣人发贤阴事,废为庶人。则天立,迫令自杀。睿宗时,追谥章怀,世称章怀太子。

李晔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嘉祐

唐赵州人。字从一。擢进士第。授秘书正字。坐事谪鄱江令,调江阴,入为中台郎。又出为台州刺史,复为袁州刺史。为诗丽婉,有齐梁风。有诗集一卷。

李涉 🔥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寻以结近幸,为谏议大夫孔戣劾奏,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公元827年-公元835年)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李涛

生卒年不详。长沙(今属湖南)人。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李德裕

唐赵郡人,字文饶。李栖筠孙、李吉甫子。幼有壮志,苦心力学,不喜科试。既冠,卓荦有大节。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学士,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武宗时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德裕为李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之牛党深衔之,宣宗立,为牛党所构,贬崖州司户卒。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卫国公。好著书为文,虽位极台辅,读书不辍。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李峤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李亨

即李亨。唐朝皇帝。玄宗第三子。初名嗣升,改名浚,又改名玙、绍,再更名亨。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立为太子。安禄山之乱,随玄宗奔蜀,至马嵬,支持禁军杀杨国忠,逼帝缢死杨贵妃。乃还灵武,即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后借回纥兵,命郭子仪收复两京。在位七年,宠信张良娣及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致兵祸不断。宝应元年,李辅国等杀张皇后,拥立太子,乃惊忧卒。谥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舒

见李纾。

宋璟

唐邢州南和人。高宗调露中,登进士第。工文辞。武则天时,累除左台御史中丞。居官鲠直,为则天所重。睿宗复立,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力制外戚、公主干政,革除选举流弊,选贤任才。忤太平公主,贬楚州刺史。玄宗开元初,拜刑部尚书。开元四年,继姚崇为相,宽赋役、省刑罚,善于守法持正。开元贤相,史称姚、宋。后罢知政事,历京兆留守,以左丞相致仕。卒谥文贞。有文集。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李正封

唐京兆人,字中护。宪宗元和二年进士,次年复登制科。七年,官监察御史。十二年,以司勋员外郎兼侍御史,为彰义军节度判官,从裴度征淮西。后历司勋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工诗。其牡丹诗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盛传都下,推为首出。

吴兢

唐汴州浚仪人。武则天时入史馆,编修国史。中宗时历右补阙、起居郎、水部郎中。玄宗时官卫尉少卿,兼修文馆学士,累迁太子左庶子。初与刘知几等撰《武后实录》,所述张昌宗诱张说陷魏元忠事,直书不讳,后张说为相,屡请更改,均遭拒绝。尝私撰《唐书》、《唐春秋》,未成,以书事不当贬荆州司马,仍修史不止。天宝初,入为恒王傅,犹求还史职。有《贞观政要》等。

李华

唐赵州赞皇人,字遐叔。少旷达。擢进士宏辞科。玄宗天宝间官监察御史,累转侍御史,礼、吏二部员外郎。后去官隐山阳,晚事浮图法。善属文,与萧颖士友善,然时谓不及颖士,文辞绵丽,少宏杰气。爱奖士类,名随以重。有《李遐叔文集》。

汪遵

唐宣州宣城人。懿宗咸通七年进士。初为县小吏,昼夜苦读。工绝句诗。

李适之

唐宗室。恒山王李承乾孙。始名昌。开元中累迁通州刺史,以强干见称。擢拜御史大夫,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天宝初为左相。五载,为李林甫所构陷,贬宜春太守,终仰药而死。

李郢

唐京兆长安人,字楚望。初居杭州,以山水琴书自娱,疏于驰竞。宣宗大中十年,登进士第。累辟淮南等使府。懿宗咸通末,官至侍御史。后归越,为从事。工诗,七律尤清丽可喜,为时人所称。有集。

李群玉

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李群玉一生交遊广,足迹遍及河南、河北、陕西、大江南北。李群玉著有诗前集三卷,后集五卷。《全唐诗》录他的诗二百六十三首。他是晚唐重要诗人,与齐己、胡曾被列为唐代湖南三诗人。唐末周朴《吊李群玉》诗赞道:「群玉诗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吟魂醉魄归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他还是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

孟彦深

唐人,字士源。玄宗天宝二年登进士第。天宝末任武昌令,与元结有诗酬答。代宗永泰初,曾与孟云卿等客游吴地。

来鹏

来鹏以诗思清丽著称,于乾符年间受知于韦岫,后来入蜀,最后卒于蜀中。《江西通志》卷六十六引《人物志》云:“来鹏,南昌人,诗思清丽。尝游楚,寒食有诗曰:‘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当时诵为佳句。韦尚书宙观察江西,甚重之。”又引《南昌耆旧记》云:“来鹄,南昌人,鹏之昆弟也。为文师韩、柳,有诗才。咸通进士,声籍甚。尝观穆宗实录,称帝设史官,执笔廷中,日书起居,注号《圣政记》,鹄作颂以寓规劝。着有《来公集》一卷。”最后在按语中特别指出:“鹏与鹄明属两人,《全唐诗》‘鹄一作鹏’者,讹。”

孟云卿 🔥

唐德州平昌人。玄宗天宝时试进士不第。代宗时官校书郎。工诗,长于五古。与薛据相友善,杜甫、元结等亦甚爱重之,元结编《箧中集》,收有其诗。

尚颜

唐末僧。俗姓薛,字茂圣。宣宗大中间,曾作诗送陆肱应试。僖宗乾符间,依徐州节度使薛能。后住荆州。昭宗景福间入京。光化间为文章供奉,赐紫。后复归荆州。与诗人方干、郑谷、李洞、司空图等为友。卒年逾九十岁。诗法贾岛,长于五律,有集。

林杰

唐侯官人,字智周。幼而秀异,五岁口占诗,六岁援笔立成。又精于琴棋草隶,不烦师授。年十七卒。

房琯

唐河南人,字次律。房融子。初以荫补弘文生。玄宗开元中为校书郎。举堪任县令科,授卢氏令。有治名。玄宗幸蜀,琯驰至普安郡谒帝,拜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肃宗立,诏加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会诸军收复长安。琯自将中军,用春秋车战法,大败于咸阳,帝宥之。所昵乐工董廷兰纳贿,帝因震怒,罢为太子少师。终刑部尚书。

林滋

唐闽人,字后象。武宗会昌三年进士登第。与同年詹雄、郑减齐名,时称雄诗、諴文、滋赋为闽中三绝。官终金部郎中。

林蕴

唐泉州莆田人,字复梦。林披子。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为推官。刘辟反,蕴切谏。辟怒,命杀之;又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以胁服之。蕴终不屈。辟舍之,斥为唐昌尉。及辟败,蕴名重京师。然嗜酒忤物,宰相置而不重。后迁为礼部员外郎,出为邵州刺史。坐事,杖流儋州卒。

武平一

唐并州文水人,名甄,以字行。颍川郡王武载德子。通《春秋》,工文辞。武后时畏祸隐嵩山,屡诏不应。中宗时为起居舍人,兼修文馆直学士。时韦后乱政,外戚炽盛,平一自请裁抑母党,帝慰勉不许。迁考功员外郎。玄宗立,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开元末卒。

法常

唐僧。白水人,俗姓张。少习儒业,颇知梗概。年十九,从昙延法师学。太宗贞观中,召居普光寺,寻兼知空观寺上座。时听讲者众,四方而至,后皆为法匠。有《摄论义疏》、《玄章》等。

姚合

唐陕州硖石人,一说吴兴人。姚崇曾孙,一说姚崇曾侄孙。宪宗元和十一年进士。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敬宗宝历中为监察御史。文宗大和中,出为金、杭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改给事中。时民诉牛羊使夺其田,诏朱俦覆按,猥以田归使,合劾发其私,以地还民。官终秘书监。工诗,其诗称武功体。与贾岛并称贾姚或姚贾。曾选王维、钱起等人诗编为《极玄集》。有诗集等。

修睦

唐末五代初僧,号楚湘。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修睦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宣宗宫人

姓名不详。《全唐诗》称之为韩氏,误。尝题诗红叶,置于御沟,为卢渥所得。后二人结为夫妇。事见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全唐诗》收此诗。

施肩吾

唐睦州分水人,字希圣。宪宗元和进士。后隐居洪州西山,世称“华阳真人”。为诗奇丽。有《西山集》。

柳公权

唐京兆华原人,字诚悬。柳公绰弟。宪宗元和进士。穆宗时拜侍书学士,再迁司封员外郎。文宗时为中书舍人。武宗时累封河东郡公,官至太子少师。工书,正楷尤知名。初学王羲之,遍阅近代笔法,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与颜真卿并称颜柳。有《玄秘塔碑》等。

皇甫松 🔥

名或作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唐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晚唐文学家,父子文学并称。早年科举失意,屡试不第,未能出仕;後期隐居不出,死後唐昭宗追赠为进士。皇甫松著作有诗词、小说等,词最为著称,在晚唐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其词今存二十馀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三卷。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段成式

唐齐州临淄人,世居荆州,字柯古。段文昌子。以荫为校书郎。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皆遍,尤深于佛书。累迁尚书郎。历吉州刺史、太常少卿。懿宗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解印,寓居襄阳,以闲放自适。与李商隐、温庭筠均长于以四六文撰写奏章公文,三人皆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又撰有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

韦安石 🔥

唐京兆万年人。举明经第。累除雍州司马。宰相苏良嗣荐于武则天,历迁德、郑二州刺史,政尚清严,吏民尊畏。久视元年,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知纳言事。时张易之等宠横,安石数折辱之,廷臣目之真宰相。中宗神龙元年,罢相,俄迁中书令,封郧国公。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公。太平公主有异谋,欲引安石,拒不往。复罢政事,留守东都。后以事累贬沔州别驾,发愤卒。玄宗天宝初追谥文贞。

胡皓

唐河南洛阳人。武周长安中,为恭陵丞,预修《三教珠英》。玄宗开元三年,为秘书丞,兼昭文馆学士。有诗名。

韦承庆

唐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字延休。韦思谦子。登进士第。补雍王府参军,府中文翰皆出其手。雍王李贤立为太子,承庆任司仪郎,于贤有所规劝。贤废,出为乌程令。武则天长寿中,累擢凤阁舍人,掌天官选事。寻忤大臣意,出为沂州刺史。未几,诏复旧职,以病免,授太子谕德。历豫、虢等州刺史,颇著声绩。长安初,入为司仆少卿,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后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卒谥温。

徐凝

唐睦州人。工诗,宪宗元和中即有诗名,方干曾从之学诗。穆宗长庆中,赴杭州取解,大得刺史白居易赏识。后尝至京洛,竟无所成。归故乡,优游而终,人呼为徐山人。有诗集。

孙逖 🔥

唐博州武水人。幼而有文,属思警敏,援笔成篇。崔日用与为亡年交,以是声誉益重。玄宗开元初,制举登科,授山阴尉。后又应文藻宏丽科登第,拜左拾遗。张说尤重其才。开元二十一年,入为考功员外郎,选贡士两年,多得俊才。二十四年,拜中书舍人。天宝初,权刑部侍郎。后以风疾求散秩,改太子左庶子。掌诰八年,制敕所出,为时流叹服。善诗,古调今格,悉其所长,加之谦退不伐,人多称之。卒谥文。有《孙逖集》、《唐宋集贤诗集》

徐浩

唐越州郯县人,字季海。徐峤子。玄宗开元五年,擢明经第。工书,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精。历迁集贤校理、都官郎中,领东都选。肃宗立,为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出浩手,又参太上皇诰册,宠绝一时。累进国子祭酒,为李辅国所谮,贬庐州长史。代宗时,复以中书舍人召,历工部侍郎、会稽县公,出为岭南节度使,入为吏部侍郎,与薛邕分典选。坐事,贬明州别驾。德宗初,召授彭王傅。卒谥定。

唐彦谦

唐并州晋阳人,字茂业,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唐持子。师温庭筠,工七言诗。多通技艺,负才无所屈。僖宗乾符末,避乱汉南。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累表为节度副使,历晋、绛州刺史。光启末,重荣军乱,彦谦贬兴元参军事。节度使杨守亮表为判官,迁副使。官终阆、壁州刺史。有《鹿门先生集》。

夏侯楚

世次不详。进士。《全唐诗》存诗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三。

徐九皋

生卒年不详。天宝初官河阴尉,有诗名,芮挺章选诗5首入《国秀集》。事迹略见《国秀集》目录。《全唐诗》存诗5首。

徐晶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排行十八。玄宗开元、天宝时人,曾官鲁郡录事。晶善诗,与诗人蔡孚相唱和,有《蔡起居山亭》诗,芮挺章选入《国秀集》。事迹散见《国秀集》目录。高适有《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时此公学王书嗟别)》、《途中寄徐录事(比以王书见赠)》诗。《全唐诗》存诗5首。

徐惠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湖州长城人(今长兴人)。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末年,唐太宗频起征伐、广修宫殿。徐惠上疏极谏,剖析常年征伐、大兴土木之害。唐太宗认可了她的看法并对她厚加赏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爱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唐备

唐人。昭宗龙纪元年登进士第。工古诗,诗风古朴,多寓讥刺,时颇传之。

殷尧藩

唐苏州嘉兴人。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举进士,辟河中节度使赵宗儒幕府,后为福州从事,历永乐县令,参湖南观察使李翱幕,擢侍御史,为同州从事。工诗文。与沈亚之、马戴为诗友,赠答甚多,以铿锵蕴藉称;与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晁采

唐代宗大历时才女,小字试莺。能诗。

秦系

唐越州会稽人,字公绪。玄宗天宝末避乱剡溪,自称东海钓客。后结庐于泉州南安九日山,号南安居士。注《老子》,弥年不出。与刘长卿、韦应物友善,以诗相赠答。后东渡秣陵。年八十余卒。有诗集。

陈沆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后梁开平二年(908)登进士第。南唐时隐居庐山,故《雅言杂载》称庐阜人,然庐阜恐非其本贯。性僻野,不接俗士。诗人黄损、熊皎、虚中尝师事之。齐己称曰“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贻庐岳陈沆秀才》)可见其操守。事迹散见《南唐近事》、《诗话总龟》卷一三及三八。《全唐诗》存诗1首。

郭震

656—713字元振,以字显。排行大。原籍太原阳曲(今山西阳曲东南),祖父徙居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南)。咸亨四年(673)登进士第,任通泉尉,落拓不拘小节,尝铸钱、掠良人财以济四方。武后召见,奇之,上《古剑歌》(一名《宝剑篇》),武后甚为嘉赏,授右武卫胄曹右控鹤内供奉。历官凉州都督、安西大都护、太仆卿等职,后为宰相。守边时,军威大振,边患平息。后因诛太平公主有功,进封代国公。玄宗时因军容不整,流放新州,旋改饶州司马,病死于途中。生平详见张说《郭代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其诗慷慨雄迈,深受杜甫赞扬。《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耿湋

生卒年不详。湋,一作纬。排行十三,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代宗宝应二年(763)登进士第,擢盩厔县尉。大历初入朝任左拾遗(一说右拾遗),大历十年(775)前后充括图书使往江淮一带,在越州与颜真卿、严维、刘长卿、秦系等酬唱,为一时盛事。德宗贞元年间卒于许州司法参军。事迹见《极玄集》卷上、《唐才子传》卷四。今人傅璇琮有《耿湋考》。湋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送别酬赠、登临题咏之作,叹贫嗟老,情调低沉。部分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其诗多近体,不事雕饰,以平淡质朴见长。“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春日即事》之二),写人情世态深刻入骨,为人传诵。《全唐诗》存诗2卷。

陈标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穆宗长庆二年(822)进士,官终侍御史。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六、《登科记考》卷一九。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之为“广大教化主”白居易之“及门”。《全唐诗》存诗12首。

陆贽

唐苏州嘉兴人,字敬舆。代宗大历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德宗即位,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建中四年,朱泚叛乱,随德宗奔奉天,起草诏书,情词恳切,虽武夫悍卒,读之无不挥涕感动。贞元七年,拜兵部侍郎。八年,迁中书侍郎、同门下平章事。为相时,指陈弊政,废除苛税。十年冬,为户部侍郎裴延龄所构,罢相。次年贬忠州别驾。顺宗时卒,谥宣。所作奏议,多用排偶,条理精密,文笔流畅。有《翰苑集》等。

陆畅

唐苏州吴人,字达夫。宪宗元和元年进士。历迁秘书丞、江西观察判官。剖断公事,人人不冤。终日长吟,不视公牍,观察使王仲舒微言之,竟拂衣去。

高力士

唐高州良德人。冯盎曾孙。宦官高延福养为子,改姓高。为宦官,玄宗时知内侍省事,四方奏事均经其手,颇能谨慎从事,进封渤海郡公,宠任极专。肃宗为太子时,以兄礼事之。累官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安史乱起,随玄宗入蜀。肃宗上元元年被放巫州,两年后赦归,病死途中。

崔融

唐齐州全节人,字安成。擢八科高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中宗为太子时,选侍读,典东朝章疏。武周长安中累迁春官郎中,知制诰,再迁凤阁舍人,监修国史。后坐附张易之兄弟,贬袁州刺史。寻召拜国子司业。为文章华婉典丽,朝廷大手笔多委之。卒谥文。有集。

张纮

见张汯。

张子容

唐襄州襄阳人。玄宗先天进士。为乐城令。与孟浩然友善,尝同隐鹿门山。其诗多酬唱之作。有集。

张白

唐衢州人。少应举不第。好道,自称白云子。能诗,多咏武陵风物。

张潮

唐润州丹阳人。玄宗开元时处士。工诗,所作委曲怨切,颇多悲凉。《长干行》尤为世所称。殷璠录其诗入《丹阳集》。

崔莺莺

生卒年不详。字双文,据唐元稹《莺莺传》载,德宗贞元中有张生游蒲,寓普救寺。适有崔氏孀妇郑将归长安,亦止兹寺。时逢军乱,崔氏惶骇不知所托。张生与蒲将之党有交谊,遂援之不及于难。郑感张之恩,设宴款谢,并出其女崔莺莺使相见。莺莺年方十七,颜色艳异,光彩动人,张自是惑之,遂向崔婢红娘道其私衷。因红娘之助,崔张遂私相结合。后张弃莺别娶,莺亦他嫁。宋人王铚据元稹诗中有《莺莺诗》与《梦游春》、《会真诗》等,考其年事,以为张生即元稹托名叙其少年情事,莺莺亦实有其人。《全唐诗》收崔莺莺诗3首。

张柬之

唐襄州襄阳人,字孟将。登进士第,始调清源丞。武周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擢监察御史。后出为合、蜀二州刺史。长安中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神龙元年武则天病,与桓彦范等乘机政变,诛张昌宗、张易之,复中宗帝位,擢天官尚书,迁中书令,封汉阳郡王。为武三思所诬,罢相,贬新州司马。卒谥文贞。有集。

张曙

小字阿灰,是南阳(今属河南)人,是侍郎张祎之从子(一说侄)。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至拾遗。 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词传一首,或疑张泌作。

张易之

唐定州义丰人。美姿容。晓音律歌词,由弟张昌宗引荐入侍武则天,颇受宠信,宫中呼为五郎。历官控鹤监、奉宸令、麟台监,封恒国公。中宗神龙元年,张柬之等迎中宗复位时被杀。

张松龄

生卒年不详。一作张鹤龄,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张志和之兄。约于代宗时任浦阳尉。惧弟志和浪迹江湖不还,于越州东廓买地结茅斋以居之。大历九年(774)志和撰《渔歌子》词5首,松龄亦和1首。其后行迹无考。事迹见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全唐诗》存词1首。

崔液

唐定州安喜人,字润甫。崔湜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当流,亡命郢州,遇赦还,道病卒。工诗,词甚典丽。有集。

张林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宣宗大中间人。登进士第,官至御史。与温庭筠为友。诗意小巧,多取景于园林亭沼。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一。《全唐诗》存断句2。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张敬忠

唐京兆人。中宗时任监察御史,又入朔方军总管张仁愿幕府,分判军事。约睿宗时,为司勋郎中,迁兵部侍郎。玄宗开元中,拜平卢节度使,改河西节度使,曾招抚吐谷浑来降。又改剑南节度使,受敕修青城山常道观。后拜河南尹,官太常卿。能诗,以边词知名。

张蠙

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属河北)人。成通中,屡举进士不第,与许棠、张乔等合称“咸通十哲”。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历栎阳尉、犀浦令。王建称帝,拜膳部员外郎,为金堂令。后主王衍游大慈寺,见蠙壁间题诗,甚爱赏之,欲召掌制诰,为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张蠙诗集》二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崔国辅

唐吴郡人。玄宗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因受王鉷案牵连,贬竟陵郡司马。及与陆羽游,品茶评水,时以为佳话。工诗,尤长五绝,颇存六朝吴歌遗韵。有集。

崔季卿

生卒年不详。恒州井陉(今河北井陉)人。大历诗人崔峒之从孙,约宪宗至文宗时人,曾游洞庭。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八。《全唐诗》存诗1首。

张文琮

唐贝州武城人。太宗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迁亳州刺史,为政清简。高宗永徽初,表献《太宗文皇帝颂》,拜户部侍郎。后出为建州刺史。有集。

张怀瓘

唐海陵人。为率府兵曹、鄂州长史。玄宗开元中官翰林院供奉。工书,善正、行、小篆、八分。尝录古今书体及书法家八人,各述其源流,定其品第。论六体及用笔十法,新意颇多。有《书断》、《评书药石论》等。

张正一

生卒年不详。一作张正壹。排行六。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为左补阙,因上书言事得召见,同僚刘伯刍、王仲舒等数以酒食相过从,韦执谊恶其朋聚觊望,奏贬之(《通鉴》卷二三六)。宪宗元和元年(806)入为户部员外郎。二年随武元衡至西川,任节度观察判官(《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六八《诸葛武侯祠堂碑》)后入朝为谏议大夫,约于元和五年以国子司业致仕。事迹见《白居易集》卷五五《张正一致仕制》、《唐诗纪事》卷四五等。《全唐诗》存诗1首。

章碣 🔥

唐睦州桐庐人,一说杭州钱塘人。章孝标子。僖宗乾符进士。后流落不知所终。工诗。尝创变体诗,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时人效之。

曹唐

唐桂州临桂人,字尧宾。初为道士。返俗后,屡举进士不中,后为邵州、容管等使府从事。工诗,与杜牧、李远等友善。所作《游仙诗》,意境绚丽,颇为世传诵。

许棠

唐宣州泾人,字文化。懿宗咸通末高湜为礼部侍郎,时士多由权要干进,湜独取棠及公乘亿、聂夷中等,皆有名当时。工诗,所作《洞庭诗》脍炙人口,时号许洞庭。有集。

章孝标

唐睦州桐庐人,一说杭州钱塘人。宪宗元和十四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文宗大和中试大理评事。工诗。

终南山翁

姓名、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一作陈季卿诗。事见《太平广记》卷七四。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乔知之

唐同州冯翊人。有俊才,以文词闻名,所作篇咏,时人多讽诵之。武则天时,累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侍婢曰窈娘,美而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婢,婢得诗感愤自杀。承嗣怒,因讽酷吏诛之。有集。

舒元舆

唐婺州东阳人。宪宗元和八年进士。文宗大和初拜监察御史,再迁刑部员外郎。自负奇才,锐于进取。五年,献文阙下,为宰相李宗闵所抑,改著作郎,分司东都。与李训善,训为文宗宠遇,召为尚书郎,后为同平章事。甘露之变,宦官仇士良率兵诛宰相王涯、李训等,元舆亦为左军族诛。有《牡丹赋》,时称其工。

焦郁

生卒年不详。清毛凤枝《关中石刻文字存逸考》卷六录唐人残碑,据《宝刻丛编》卷四补足文字,知为焦郁于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所作之焦兟碑,作者署衔曰“登仕郎京兆府泾阳县尉”,碑文叙及焦氏先世。《全唐诗》存诗3首。

万楚

唐人。玄宗开元进士。工诗。

贺兰进明

唐人。玄宗开元十六年登进士第。天宝末为北海太守。安禄山叛,进明赴肃宗行在灵武,授河南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以重兵守临淮,日与诸将张乐高会。尹子奇围睢阳,张巡遣南霁云至临淮告急,进明拥兵不救,睢阳遂陷。后贬溱州司马。进明好古博雅,工诗能文。

项斯

唐台州临海人,字子迁。工诗。其诗清妙奇绝,为张籍所知赏。敬宗宝历至文宗开成之际,声价藉甚。斯性疏旷,初筑庐于杭州径山朝阳峰前,交结净者,如此三十余年。武宗会昌三年,以诗卷谒杨敬之,敬之赠诗云:“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诗闻于长安,次年,斯擢进士第,命为润州丹徒县尉,卒于任所。有集。

黄滔

唐莆田人,字文江。昭宗乾宁进士。光化中除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工诗文。有集,又编有《泉山秀句集》。

贾至 🔥

唐河南洛阳人,字幼邻,一作幼几。贾曾子。玄宗天宝中擢明经第。为单父尉。从帝奔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肃宗,遣为传位册文,迁中书舍人。肃宗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斩,帝惜其材,诏贷死,至切谏,以为坏法当诛。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历迁尚书左丞、礼部侍郎。代宗大历初,徙兵部,除京兆尹。官终右散骑常侍。卒谥文。有集。

雍陶

唐成都人,字国钧。文宗大和进士。历侍御史、国子《毛诗》博士,出为简州刺史。与张籍、王建、贾岛、姚合等友善。工诗,多旅游之作。有集。

广宣

唐僧。蜀中人。俗姓廖。与刘禹锡最善,宪宗元和、穆宗长庆两朝,并为内供奉。赐居安国寺红楼院。工诗,与当时诗人多有唱和。

畅当

唐河东人。畅璀子。擢进士第。德宗贞元初为太常博士。昭德皇后卒,当议太子服期,请循魏晋制,太子遂以卒哭除服,心丧三年。官终果州刺史。工诗,有诗集。

赵蕃

唐人。宪宗元和四年进士。累官侍御史、尚书郎。文宗大和七年,出为袁州刺史。武宗会昌中,任太仆卿。三年,黠戛斯遣使来朝,受命持节临慰其国。

蔡押衙

名不详。唐末至五代初年人。官都押衙。在岳阳与诗僧齐己游,并戏吟其咏洞庭湖诗。《北梦琐言》卷七载其事迹。《全唐诗》存诗2句。

闽后陈氏

暂无简介

郑锡

唐人。代宗广德元年进士。工诗,与大历十才子李端、司空曙等多有酬唱。

赵彦昭

唐甘州张掖人,字奂然。赵武孟子。少豪迈,以文辞知名。擢进士第。中宗景龙中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城公主嫁吐蕃赞普,以彦昭为使,彦昭不悦,乃用司农卿赵履温谋,阴托安乐公主留之,遂以将军杨矩代。睿宗时出为凉州都督,为政清严。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后姚崇为相,彦昭被劾,贬江州别驾卒。

蒋吉

家居江南。世次不详。曾历游长安、商州、金陵、江夏、岭南等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其诗集1卷,今不存。《全唐诗》收其诗15首,皆为绝句,多写羁旅之情。近人岑仲勉疑为蒋估之误,但无确据。蒋估,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宪宗时秘书监蒋乂之子。历官刺史、国子祭酒。《旧唐书·蒋乂传》附其事迹。

郑愔

唐沧州人,字文靖。年十七擢进士第。附张易之,荐为殿中侍御史。易之败,又附武三思,迁吏部侍郎。后预谯王李重福谋,被杀。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刘淑柔

女诗人。生平无考。《全唐诗》收诗1首。

刘知几

唐徐州彭城人,字子玄。刘知柔弟。高宗永隆进士。调获嘉主簿。武则天时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迁秘书少监,参与编修《则天皇后实录》。又著《史通》四十九篇,于景龙四年成书。玄宗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仍领史事,坐事贬安州别驾。卒谥文。知几前后修史近三十年,主张秉笔直书,以为史家须具才、学、识三长。有集。

欧阳詹 🔥

唐泉州晋江人,字行周。德宗贞元八年进士,与韩愈、李观等联第,时称“龙虎榜”。官终国子监四门助教。卒年四十余。工散文。有集。

刘言史

唐邯郸人,一说赵州人。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孟郊友善。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枣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后客汉南,李夷简署为司空掾,寻卒。有诗集。

刘得仁

唐人。名或作德仁。穆宗长庆间以诗名。自文宗开成至宣宗大中三朝,昆弟皆擢显仕,而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卒无成。有诗集。

卢士衡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后唐时人。天成二年(927)登进士第。能诗。事迹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卢士衡集》1卷,今已佚。《全唐诗》存诗9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卢汝弼

唐末五代时范阳人,字子谐。卢简求子。唐昭宗景福中擢进士第。文采秀丽,一时士大夫称之。历台省,累迁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后至太原,李克用奏为节度副使,累奏户部侍郎。李存勖嗣晋王位,亦颇倚重之。后唐建国前卒。

卢象

唐汶水人,字纬卿。玄宗开元中由进士补秘书郎。张九龄深器之,擢左补阙、司勋员外郎。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邠、郑三郡司马。以受安禄山伪官,贬永州司户。起为主客员外郎,道病卒。有诗名,雅而不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有集。

卢肇

唐袁州宜春人,一作望蔡人,字子发。武宗会昌三年,进士状元及第。初为鄂岳卢商从事,其后江陵节度裴休、太原节度卢简求奏为门吏。后除著作郎,充集贤院直学士。懿宗咸通中,历歙、宣、池、吉四州刺史,卒。初李德裕谪袁州长史,殊遇肇。及德裕入相,肇绝无依附。有《文标集》。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会昌六年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广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癖于诗,日赋一章,有《江山集》、《许昌集》。

薛昭蕴 🔥

暂无简介

薛耀

见薛曜。

鲍溶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衡州舟子

失姓名。生卒年不详。衡山(在今湖南)五峰下人。多善文词,往往能诗。有人赴广州幕府,夜闻舟中吟,乃衡山舟子所作诗。事见《唐语林》卷二。《全唐诗》作衡州舟子,存诗1首。

储光羲

唐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任冯翊、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后隐居终南。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于岭南。有集。

魏征 🔥

暂无简介

聂夷中

唐河东人,一说河南人,字坦之。出身贫寒,备尝艰辛。咸通十二年进士。久滞长安,补华阴尉。其诗多为五言,名篇有《咏田家》、《公子行》等。有集。

严公贶

生卒年不详。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后徙家梓潼(今属四川)。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幼子。德宗贞元中举进士不第。宪宗元和元年(806)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告捷官(杨于陵《贺收剑门表》),其后仕历不详。权德舆称其“以修词为州党所荐”(《严震墓志并序》)。事迹略见《元和姓纂》卷五、《唐诗纪事》卷三二。《全唐诗》存诗1首。

罗邺

唐末馀杭人,一说苏州吴县人。罗隐族弟。累举进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工诗,尤长七律。懿宗咸通、僖宗乾符中,与罗隐、罗虬合称“三罗”。有集。

怀素

唐僧。长沙人,字藏真。俗姓钱。以善狂草出名。尝于故里广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其所居曰“绿天庵”。嗜酒,兴到运笔,飞动圆转,变化多端而法度具备。晚年趋于平淡。其弃笔堆积,埋山下曰笔冢。前人评其狂草承张旭而有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有《自叙》、《苦笋》等帖。

韩琮

唐人,字成封,一作代封。穆宗长庆四年进士。武宗会昌中,为陈许王茂元节度判官。登朝为司封员外郎。宣宗大中五年,迁户部郎中。擢中书舍人。十二年,出为湖南观察使。军乱,被逐。懿宗咸通中,仕至右散骑常侍。工诗。有集。

严武

唐华州华阴人,字季鹰。严挺之子。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肃宗至德中,拜京兆少尹。后迁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破吐蕃七万众,加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威震一方,吐蕃不敢犯境。旧相房琯有荐导之恩,武骄倨,见琯略无朝礼。最厚杜甫,然数次欲杀之。

苏颋

唐京兆武功人,字廷硕。苏瑰子。幼敏悟强记。武则天时擢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袭封许国公,号“小许公”。玄宗开元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宋璟同理政事。工文,朝中文件多出其手。与燕国公张说并称为“燕许大手笔”。罢为礼部尚书,卒谥文宪。有集。

严维

唐越州山阴人,字正文。肃宗至德二年进士。又擢辞藻宏丽科。以家贫亲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已四十余。辟河南幕府,迁余姚令。仕终右补阙。维少无宦情,怀家山之乐。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与刘长卿善。有集。

窦叔向

唐京兆金城人,字遗直。代宗大历初,登进士第。累辟使府,授江阴县令。与常衮善。十二年,衮为相,用为左拾遗内供奉。及十四年衮败,亦出为溧水令,卒。善五言诗,名冠流辈。有集。

窦巩

唐扶风平陵人,字友封。窦庠弟。宪宗元和二年进士。袁滋辟为从事及掌书记。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平居与人言不出口,时号“嗫嚅翁”。工五言诗。与兄窦常、窦牟、窦群、窦庠合有《窦氏联珠集》。

窦威

唐扶风平陵人,字文蔚。窦炽子。博览群言。举秀异,授秘书郎。隋炀帝大业中迁内史舍人,数谏忤旨,转考功郎中,坐事免。李渊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使裁定制度。高祖武德初授内史令,每论政事得失,必陈古为喻。卒谥靖。

顾朝阳

玄宗开元间诗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顾非熊

唐苏州人。顾况子。少俊悟,一览辄能成诵,工吟,扬誉远近。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常凌轹气焰子弟,既犯众怒,排挤者纷然,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会昌五年及第,累佐使府。宣宗大中间授盱眙主簿,厌拜迎鞭挞,因弃官归隐,不知所终。或传住茅山十余年。有诗一卷。

陈义

唐吴兴长城人。陈叔达玄孙。玄宗少时与之善。开元中屡官武德、南薰、中尚等使、少府监。工丹青。

太上隐者

太上隐者,唐代的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生平不详。

薛莹

唐文宗时人,生卒年里贯均未详。与喩凫同时。有《洞庭诗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十一首,残句二。

王棨

唐朝江南道福州福唐縣(今福建福清)人,字辅之,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咸通三年(公元862年)进士及第,娶同榜陈翚之女为妻。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中博学鸿词科。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江西观察使李骘聘为团练判官,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又中书判拔萃科,平判入等。授侍御史,不久,改大理寺司直。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贬太常博士,后出知丹阳利国监,摄(代理)右司马,摄盐铁出使巡官。官至水部郎中。擅长词赋,“词赋清婉,托意奇巧”,与谢观、黄滔、徐寅并称晚唐律赋四大家。李调元评王棨之《沛父老留汉高祖赋》云:“指点生动,不寂不喧,此妙为王郎中所独擅。……此篇尤脍炙人口”。浦铣评《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云:“一游一豫,忽此地以微行;不识不知,竟何人而望幸。”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入长安,王棨避祸淮南,或入高骈幕府。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在扬州,知两使句务。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高骈失政被杀,王棨下落不明,可能归终乡里。有《麟角集》一卷,今存。另有《王棨诗》一卷,已散佚。

张起

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代宗朝人。有《早过梨岭喜雪书情呈崔判官》诗,知时张起当奉使入闽。刘长卿有《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诗,作于代宗大历后期长卿贬睦州司马时,知起亦代宗时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有张起,晚唐人,别是一人。《全唐诗》存诗二首。

李延寿

李延寿,男,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今河南安阳市人。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 《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祖君彦

祖君彦,字不详,范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容貌短小,言辞讷涩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官至东平郡书佐郡陷于翟让,为李密所得。密甚敬礼他,署为记室。军书羽檄,皆出他手。及密败,为王世充所杀。据《新唐书》记载,祖君彦死后,还被戮尸示众。

李治

唐高宗李治,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瞿楚贤

“赋成碧落,名擢会魁”、“文词举显唐诗,颖悟驰声翰苑”

韩伯庸

唐德宗李适时人,为贞元(公元七八五——八零六年)间进士,代表作《幽兰赋》,其它不详。

缅伯高

唐朝贞观年间,作为西域回纥国外交使者,随机应变,成功出使唐朝,并留下“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的千古名言。

吕洞宾

唐河中府永乐(今陕西米脂西)人,一说蒲坂(今山西 永济西蒲州)人,传说中八仙之一,名喦,一名喦客,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士,世称回仙。唐德宗时湖南观察使吕渭孙,海州刺史吕让子。唐懿宗咸通间应进士试,不第,遂入华山,遇隐士钟离权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迹不见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论定。其传说最早见于《杨文公谈苑》,谓于宋太宗末年,曾拜访饶州通判丁谓与参知政事张洎。南宋後,其传说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习称为「纯阳祖师」、「吕祖」、「吕帝」,遂有各种专书记其灵迹,并托其名伪造大量诗文。《全唐诗》存诗四卷,凡二百五十馀首,另录词三十阕,来源主要有二,一为《金丹诗诀》、《纯阳真人浑成集》一类伪书;二为宋元人诗话、笔记中记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类诗皆为北宋以降历代道士所依托。又散见于《道藏》、方志中之诗,尚有千馀首,亦均出依托。

岑勋

岑勋,岑仲休五子。与李太白、颜真卿友善,曾撰《多宝塔碑记》,颜真卿书之,会稽徐浩篆额,世称三绝。李白曾在诗作《送岑征君归鸣皋山》、《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将进酒》中提及他,著名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中的“岑夫子”即岑勋。征君即征人,是对不受朝庭征辟的士人的敬称。

李俨

字仲思,籍陇西,唐朝议大夫兰台侍郎。

蔡希综

蔡希综,“综”字《宋史·艺文志》作“悰”,又作“宗”、 “琮”。唐代书法家。曲职(今江苏丹阳)人,擅长书法。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撰并行书《治浦桥记》,另著有《法书论》一篇,自述家世及诸家书法授受渊源,而归本在用笔。 其兄希逸、希寂书法和中国画的造诣都很高,亦是当时的名家。其兄蔡希周亦长于吟咏,有名于时。 蔡氏一门由晋至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书法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中唐内府法书收藏仍存有南北朝时期的数种蔡氏草书,就是一例,甚至在北宋内府的收藏中仍可见记载。关于蔡氏世系及书法,除朱关田先生《蔡希综世系》、《蔡有邻及其先世善书者》二篇做了精审的考证外,其余寥寥。

王冰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卒于贞元二十年(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年)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后人的《素问》研究多是在王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另袭《素问》而铺张为《灵枢》一部。王氏另有《玄珠》一书,宋代己佚。世传还有《玄珠密语》十卷,《昭明隐旨》三卷、《天元玉册》三十卷,《元和纪用经》一卷等,皆后人托名之作。

裴士淹

唐河东闻喜人。玄宗时,累官司勋郎中。天宝十四载,任给事中,巡抚河南、河北、淮南诸道。安史乱起,随玄宗奔蜀,充翰林学士、知制诰。擢礼部侍郎,历典肃宗至德二载、乾元元年贡举。代宗永泰二年,以检校礼部尚书充仪礼使。大历初,正拜尚书,封绛郡公。五年,坐鱼朝恩党,贬饶州刺史。

王涯

王涯(764~835)字广津,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大臣,宰相,诗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约七十余岁。 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唐文宗太和九年(835),朝廷“甘露之变”发生,王涯被禁军抓获,腰斩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全家被诛灭,家产田宅被抄没。

陈玉兰

陈玉兰 生卒年不详。唐代吴(今江苏苏州境内)人王驾之妻。有《寄夫》诗广为传颂。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出生在长安,籍贯河南洛阳 ,小字观音婢。 13岁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皇帝诞下三子四女。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崩于立政殿,葬唐昭陵,谥号文德皇后。咸亨五年(674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六月,加尊号为文德顺圣皇后。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 尝著有《女则》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

唐文宗李昂

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26年―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母为贞献皇后萧氏。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登基,年仅十八岁。李昂在位十四年,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李昂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享年三十二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马周

马周(601年-648年),字宾王, 清河郡茌平县(今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茌平镇马庄)人。唐朝官员。

陈抟

陈抟(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另说在今亳州市 )(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或西蜀崇龛县,今四川安岳县 [66])人 。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号“白云先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端拱二年(989年)七月,去世于华山张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作品 (1619)

问刘十九 🔥

唐 - 白居易

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隐

登乐游原

唐 - 李商隐

锦瑟 🔥

唐 - 李商隐

塞下曲 其二 🔥

唐 - 卢纶

贾生

唐 -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 李商隐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 - 司空曙

嫦娥

唐 - 李商隐

春晓 🔥

唐 - 孟浩然

宿建德江 🔥

唐 - 孟浩然

游子吟 🔥

唐 - 孟郊

滕王阁序 🔥

唐 - 王勃

望岳 🔥

唐 - 杜甫

饮中八仙歌 🔥

唐 -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 杜甫

戏为六绝句 🔥

唐 - 杜甫

绝句四首(其三) 🔥

唐 -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唐 - 杜甫

春江花月夜 🔥

唐 - 张若虚

忆秦娥 🔥

唐 - 李白

咏鹅

唐 -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唐 - 骆宾王

在狱咏蝉 🔥

唐 - 骆宾王

侠客行 🔥

唐 - 李白

静夜思 🔥

唐 - 李白

陋室铭 🔥

唐 - 刘禹锡

乌衣巷 🔥

唐 -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

唐 -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唐 - 刘禹锡

秋词(其一) 🔥

唐 - 刘禹锡

题菊花

唐 - 黄巢

不第后赋菊 🔥

唐 - 黄巢

出塞 🔥

唐 - 王昌龄

从军行 🔥

唐 -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

唐 - 王昌龄

闺怨

唐 - 王昌龄

渔歌子 · 西塞山前白鹭飞 🔥

唐 - 张志和

永州八记 · 其四 ·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唐 - 柳宗元

渔翁 🔥

唐 - 柳宗元

江雪 🔥

唐 - 柳宗元

永州八记 · 其一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唐 - 柳宗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唐 -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 🔥

唐 - 李白

早发白帝城 🔥

唐 - 李白

长干行 🔥

唐 - 李白

独坐敬亭山 🔥

唐 -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唐 - 李白

将进酒 🔥

唐 - 李白

蜀道难 🔥

唐 -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唐 - 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 🔥

唐 -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

唐 - 李白

行路难三首 🔥

唐 - 李白

枫桥夜泊 🔥

唐 - 张继

新添声杨柳枝词 🔥

唐 - 温庭筠

终南别业

唐 - 王维

相思 🔥

唐 - 王维

鸟鸣涧 🔥

唐 - 王维

山居秋暝 🔥

唐 - 王维

使至塞上

唐 -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 - 王维

汉江临泛 🔥

唐 -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

唐 - 王维

送别

唐 - 王维

过香积寺 🔥

唐 -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唐 - 王维

竹里馆 🔥

唐 - 王维

辛夷坞

唐 - 王维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唐 - 李白

离思 · 其四 🔥

唐 - 元稹

题都城南庄 🔥

唐 - 崔护

菩萨蛮 🔥

唐 - 温庭筠

琵琶行 🔥

唐 - 白居易

无题 🔥

唐 - 李商隐

无题 🔥

唐 - 李商隐

无题 🔥

唐 - 李商隐

晚晴 🔥

唐 - 李商隐

正月十五夜 🔥

唐 - 苏味道

终南山 🔥

唐 - 王维

黄鹤楼 🔥

唐 - 崔颢

登鹳雀楼 🔥

唐 - 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 · 其一 🔥

唐 - 王之涣

望月怀远 🔥

唐 - 张九龄

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 - 张九龄

春夜喜雨 🔥

唐 - 杜甫

客至 🔥

唐 - 杜甫

旅夜书怀 🔥

唐 - 杜甫

登岳阳楼 🔥

唐 - 杜甫

登高 🔥

唐 -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 - 岑参

菩萨蛮 🔥

唐 - 李白

庐山草堂记

唐 - 白居易

长恨歌 🔥

唐 - 白居易

赠卫八处士 🔥

唐 - 杜甫

凉州词二首 · 其一 🔥

唐 - 王翰(子羽)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 - 陈陶

雁门太守行 🔥

唐 - 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五) 🔥

唐 - 李贺

李凭箜篌引 🔥

唐 - 李贺

江南逢李龟年

唐 - 杜甫

塞下曲 其三

唐 - 卢纶

清明 🔥

唐 - 杜牧

山行 🔥

唐 - 杜牧

夜雪

唐 - 白居易

众星罗列 🔥

唐 - 寒山

杳杳寒山道 🔥

唐 - 寒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唐 - 李益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唐 - 刘长卿

送僧归日本

唐 - 钱起

省试湘灵鼓瑟 🔥

唐 - 钱起

登科后

唐 - 孟郊

滁州西涧

唐 - 韦应物

八阵图

唐 - 杜甫

次北固山下 🔥

唐 - 王湾

春雨

唐 - 李商隐

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 - 常建

无题 🔥

唐 - 李商隐

怨情

唐 - 李白

山中问答 🔥

唐 - 李白

滞雨

唐 - 李商隐

喜见外弟又言别 🔥

唐 - 李益

江南春

唐 - 杜牧

钱塘湖春行 🔥

唐 - 白居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唐 - 刘长卿

感遇(其一) 🔥

唐 - 张九龄

感遇(其二)

唐 - 张九龄

春思 🔥

唐 - 李白

佳人 🔥

唐 - 杜甫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 - 王维

青溪

唐 - 王维

渭川田家 🔥

唐 - 王维

西施咏

唐 - 王维

秋登兰山寄张五 🔥

唐 -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唐 - 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唐 - 孟浩然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唐 - 王昌龄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 - 丘为

宿王昌龄隐居

唐 - 常建

春泛若耶溪

唐 - 綦毋潜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

唐 - 岑参

贼退示官吏

唐 - 元结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唐 -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

唐 - 韦应物

长安遇冯著

唐 - 韦应物

夕次盱眙县 🔥

唐 - 韦应物

东郊

唐 - 韦应物

送杨氏女

唐 - 韦应物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唐 - 柳宗元

溪居

唐 - 柳宗元

塞下曲 · 其一

唐 - 王昌龄

塞下曲 · 其二 🔥

唐 - 王昌龄

关山月 🔥

唐 - 李白

把酒问月

唐 - 李白

烈女操

唐 - 孟郊

登幽州台歌 🔥

唐 - 陈子昂

古意 🔥

唐 - 李颀

送陈章甫 🔥

唐 - 李颀

琴歌 🔥

唐 - 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唐 - 李颀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

唐 - 李颀

夜归鹿门歌 🔥

唐 - 孟浩然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唐 -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

唐 - 李白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唐 -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唐 - 岑参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唐 -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 - 杜甫

寄韩谏议注 🔥

唐 - 杜甫

古柏行

唐 -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

唐 - 杜甫

石鱼湖上醉歌 🔥

唐 - 元结

山石 🔥

唐 -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 -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唐 - 韩愈

石鼓歌

唐 - 韩愈

韩碑

唐 - 李商隐

燕歌行 🔥

唐 - 高适

古从军行 🔥

唐 - 李颀

洛阳女儿行

唐 - 王维

老将行 🔥

唐 - 王维

桃源行 🔥

唐 - 王维

长相思(其一) 🔥

唐 - 李白

长相思(其二)

唐 - 李白

兵车行 🔥

唐 - 杜甫

丽人行 🔥

唐 - 杜甫

哀江头 🔥

唐 - 杜甫

哀王孙

唐 - 杜甫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 - 李隆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 王勃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唐 - 杜审言

杂诗 🔥

唐 - 沈佺期

题大庾岭北驿 🔥

唐 - 宋之问

寄左省杜拾遗 🔥

唐 - 岑参

赠孟浩然 🔥

唐 - 李白

渡荆门送别 🔥

唐 - 李白

送友人 🔥

唐 -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唐 - 李白

春望 🔥

唐 - 杜甫

月夜 🔥

唐 - 杜甫

春宿左省

唐 - 杜甫

出此门有悲往事

唐 - 杜甫

月夜忆舍弟 🔥

唐 - 杜甫

天末怀李白 🔥

唐 - 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唐 - 杜甫

别房太尉墓

唐 - 杜甫

归嵩山作

唐 - 王维

酬张少府 🔥

唐 -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

唐 - 王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唐 -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

唐 - 孟浩然

宴梅道士山房

唐 -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

唐 - 孟浩然

过故人庄 🔥

唐 - 孟浩然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唐 -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 - 孟浩然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

唐 -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唐 - 孟浩然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唐 - 刘长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唐 - 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 - 刘长卿

新年作

唐 - 刘长卿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唐 - 钱起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

唐 -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 🔥

唐 - 韦应物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

唐 - 韩翃

阙题 🔥

唐 - 刘眘虚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

唐 - 戴叔伦

送李端 🔥

唐 - 卢纶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唐 - 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 🔥

唐 - 司空曙

蜀先主庙 🔥

唐 - 刘禹锡

没蕃故人

唐 - 张籍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 - 白居易

旅宿

唐 - 杜牧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唐 - 许浑

早秋

唐 - 许浑

蝉 🔥

唐 - 李商隐

风雨 🔥

唐 - 李商隐

落花

唐 - 李商隐

凉思

唐 - 李商隐

北青萝 🔥

唐 - 李商隐

送人东游 🔥

唐 - 温庭筠

灞上秋居 🔥

唐 - 马戴

楚江怀古 🔥

唐 - 马戴

书边事

唐 - 张乔

除夜有怀

唐 - 崔涂

孤雁 🔥

唐 - 崔涂

春宫怨 🔥

唐 - 杜荀鹤

章台夜思 🔥

唐 - 韦庄

寻陆鸿渐不遇

唐 - 皎然

行经华阴

唐 - 崔颢

望蓟门 🔥

唐 - 祖咏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 - 崔曙

送魏万之京 🔥

唐 - 李颀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 - 高适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 - 王维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唐 - 岑参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 -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

唐 - 王维

酬郭给事(亦名《赠郭给事》)

唐 - 王维

蜀相 🔥

唐 - 杜甫

野望

唐 - 杜甫

登楼 🔥

唐 - 杜甫

宿府 🔥

唐 - 杜甫

阁夜 🔥

唐 -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一)

唐 - 杜甫

咏怀古迹(其二) 🔥

唐 -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 🔥

唐 - 杜甫

咏怀古迹(其四)

唐 - 杜甫

咏怀古迹(其五) 🔥

唐 - 杜甫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 -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

唐 - 刘长卿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

唐 - 刘长卿

赠阙下裴舍人

唐 - 钱起

寄李儋元锡 🔥

唐 - 韦应物

同题仙游观

唐 - 韩翃

春思

唐 - 皇甫冉

晚次鄂州 🔥

唐 - 卢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唐 - 柳宗元

遣悲怀(其一)

唐 - 元稹

遣悲怀(其二) 🔥

唐 - 元稹

遣悲怀(其三)

唐 - 元稹

望月有感 🔥

唐 - 白居易

隋宫 🔥

唐 - 李商隐

筹笔驿

唐 - 李商隐

无题 🔥

唐 - 李商隐

无题 🔥

唐 - 李商隐

利州南渡

唐 - 温庭筠

苏武庙 🔥

唐 - 温庭筠

宫词

唐 - 薛逢

贫女 🔥

唐 - 秦韬玉

独不见 🔥

唐 - 沈佺期

鹿柴 🔥

唐 - 王维

杂诗三首

唐 - 王维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唐 - 裴迪

终南望余雪 🔥

唐 - 祖咏

送灵澈上人 🔥

唐 - 刘长卿

听弹琴 🔥

唐 -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唐 - 刘长卿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秋夜寄邱员外 🔥

唐 - 韦应物

听筝

唐 - 李端

新嫁娘三首 🔥

唐 - 王建

玉台体 其十一

唐 - 权德舆

行宫

唐 - 元稹

何满子 🔥

唐 - 张祜

寻隐者不遇

唐 - 贾岛

湘口送友人

唐 - 李频

春怨 🔥

唐 - 金昌绪

哥舒歌

唐 - 西鄙人

长干行 其一

唐 - 崔颢

长干行 其二

唐 - 崔颢

玉阶怨

唐 - 李白

塞下曲 其一

唐 - 卢纶

塞下曲 其四

唐 - 卢纶

江南曲

唐 - 李益

回乡偶书二首 · 其一 🔥

唐 - 贺知章

桃花溪

唐 - 张旭

春宫曲

唐 - 王昌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 - 李白

逢入京使 🔥

唐 - 岑参

寒食 🔥

唐 - 韩翃

月夜

唐 - 刘方平

春怨

唐 - 刘方平

征人怨 🔥

唐 - 柳中庸

宫词

唐 - 顾况

和乐天春词 🔥

唐 - 刘禹锡

后宫词

唐 - 白居易

赠内人

唐 - 张祜

集灵台二首 🔥

唐 - 张祜

题金陵渡

唐 - 张祜

宫中词 🔥

唐 -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闺意献张水部

唐 - 朱庆馀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

唐 - 杜牧

赤壁 🔥

唐 - 杜牧

泊秦淮 🔥

唐 -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 杜牧

秋夕 🔥

唐 - 杜牧

赠别 其一 🔥

唐 - 杜牧

赠别 🔥

唐 - 杜牧

金谷园 🔥

唐 - 杜牧

寄令狐郎中

唐 - 李商隐

为有

唐 - 李商隐

隋宫

唐 - 李商隐

瑶池

唐 - 李商隐

瑶瑟怨

唐 - 温庭筠

马嵬坡

唐 - 郑畋

已凉

唐 - 韩偓

金陵图

唐 - 韦庄

寄人

唐 - 张泌

杂诗

唐 - 无名氏

秋夜曲

唐 - 王涯

长信秋词

唐 - 王昌龄

清平调(其一)

唐 - 李白

清平调(其二) 🔥

唐 - 李白

清平调(其三)

唐 - 李白

金缕衣 🔥

唐 - 杜秋娘

微雨

唐 - 李商隐

花下醉

唐 - 李商隐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

唐 - 李商隐

山中

唐 - 王勃

山行留客

唐 - 张旭

山中送别

唐 - 王维

华子冈 🔥

唐 - 裴迪

夜宿山寺 🔥

唐 -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 李白

望庐山瀑布 🔥

唐 -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

唐 - 李白

赠汪伦

唐 - 李白

望天门山 🔥

唐 - 李白

峨眉山月歌 🔥

唐 - 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 - 李白

别董大(其一)

唐 - 高适

绝句二首(其一) 🔥

唐 - 杜甫

绝句二首(其二) 🔥

唐 - 杜甫

绝句四首(其一)

唐 -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 - 杜甫

赠花卿

唐 - 杜甫

房兵曹胡马

唐 - 杜甫

春日忆李白 🔥

唐 - 杜甫

除架

唐 - 杜甫

缚鸡行

唐 - 杜甫

赋新月

唐 - 缪氏子

江村即事 🔥

唐 - 司空曙

移家别湖上亭

唐 - 戎昱

秋思 🔥

唐 - 张籍

十五夜望月 🔥

唐 - 王建

题三闾大夫庙

唐 - 戴叔伦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唐 - 韦应物

城东早春 🔥

唐 - 杨巨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

唐 - 韩愈

晚春二首(其一)

唐 - 韩愈

春雪

唐 - 韩愈

悯农(其二) 🔥

唐 - 李绅

悯农(其一)

唐 - 李绅

观游鱼

唐 - 白居易

暮江吟 🔥

唐 - 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 🔥

唐 - 白居易

零陵早春

唐 - 柳宗元

旅次朔方 / 渡桑干

唐 - 刘皂

登乐游原

唐 - 杜牧

霜月

唐 - 李商隐

山亭夏日

唐 - 高骈

台城

唐 - 韦庄

雨晴

唐 - 王驾

淮上与友人别

唐 - 郑谷

江行无题

唐 - 钱珝

忆江南三首 🔥

唐 - 白居易

望江南

唐 - 温庭筠

观猎 🔥

唐 - 王维

石壕吏 🔥

唐 - 杜甫

咸阳城东楼 🔥

唐 - 许浑

金陵五题 石头城 🔥

唐 - 刘禹锡

马嵬(其二) 🔥

唐 - 李商隐

九日齐安登高 🔥

唐 - 杜牧

九日蓝田崔氏庄 🔥

唐 - 杜甫

商山早行

唐 - 温庭筠

长安晚秋 🔥

唐 - 赵嘏

长安春望 🔥

唐 - 卢纶

野望 🔥

唐 - 王绩

秋兴八首(其一) 🔥

唐 - 杜甫

北征

唐 - 杜甫

从军行

唐 - 杨炯

早雁

唐 - 杜牧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

唐 - 李白

羌村三首

唐 - 杜甫

梦李白(其一) 🔥

唐 - 杜甫

梦李白(其二) 🔥

唐 - 杜甫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 - 韦应物

遣怀

唐 - 杜牧

竹枝词(其一) 🔥

唐 - 刘禹锡

菩萨蛮(其一) 🔥

唐 - 韦庄

菩萨蛮(其二) 🔥

唐 - 韦庄

菩萨蛮(其三) 🔥

唐 - 韦庄

菩萨蛮(其四) 🔥

唐 - 韦庄

菩萨蛮(其五) 🔥

唐 - 韦庄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

唐 - 李白

新婚别 🔥

唐 - 杜甫

前出塞九首(其六) 🔥

唐 - 杜甫

潼关吏

唐 - 杜甫

无家别

唐 - 杜甫

垂老别

唐 - 杜甫

陇西行

唐 - 王维

新安吏 🔥

唐 - 杜甫

过华清宫三首 🔥

唐 - 杜牧

除夜作 🔥

唐 - 高适

调笑令 · 边草 🔥

唐 - 戴叔伦

菩提偈(其三) 🔥

唐 - 惠能

菩提偈(其四) 🔥

唐 - 惠能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其一

唐 - 李翱

咏柳 🔥

唐 - 贺知章

观刈麦

唐 - 白居易

夏日山中

唐 - 李白

江村 🔥

唐 - 杜甫

山中 🔥

唐 - 王维

子夜吴歌 · 春歌

唐 - 李白

子夜吴歌 · 夏歌

唐 - 李白

子夜吴歌 · 秋歌 🔥

唐 - 李白

子夜吴歌 · 冬歌

唐 - 李白

秋词(其二)

唐 - 刘禹锡

卖炭翁 🔥

唐 - 白居易

早梅

唐 - 张谓

上堂开示颂

唐 - 黄檗

忆梅

唐 - 李商隐

采莲曲 🔥

唐 - 王昌龄

暮秋独游曲江 🔥

唐 - 李商隐

长安古意 🔥

唐 - 卢照邻

曲池荷

唐 - 卢照邻

白莲

唐 - 陆龟蒙

菊花

唐 - 元稹

菊花

唐 - 李商隐

庭前菊 🔥

唐 - 韦庄

田家元日

唐 - 孟浩然

正月十五夜灯

唐 - 张祜

十五夜观灯

唐 - 卢照邻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 - 韦应物

小寒食舟中作

唐 - 杜甫

夜深/寒食夜

唐 - 韩偓

清明夜

唐 - 白居易

七夕

唐 - 李贺

九日五首(其一)

唐 - 杜甫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 - 白居易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唐 - 岑参

山居即事

唐 - 王维

梦江南 🔥

唐 - 温庭筠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唐 - 李白

更漏子 🔥

唐 - 温庭筠

师说 🔥

唐 - 韩愈

阿房宫赋 🔥

唐 - 杜牧

琴操十首·猗兰操 🔥

唐 - 韩愈

雨过山村 🔥

唐 - 王建

苦昼短 🔥

唐 - 李贺

节妇吟

唐 - 张籍

梦微之

唐 - 白居易

与赵莒茶宴 🔥

唐 - 钱起

山泉煎茶有怀 🔥

唐 - 白居易

襄阳歌 🔥

唐 - 李白

清平乐

唐 - 李白

江上吟 🔥

唐 - 李白

春日京中有怀 🔥

唐 - 杜审言

金铜仙人辞汉歌 🔥

唐 - 李贺

紫薇花/直中书省

唐 - 白居易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唐 - 韩愈

白云泉

唐 - 白居易

燕诗

唐 - 白居易

赠荷花

唐 - 李商隐

塞上听吹笛

唐 - 高适

听颖师弹琴

唐 - 韩愈

上李邕

唐 - 李白

对酒

唐 - 白居易

赠裴十迪

唐 - 王维

灵隐寺 🔥

唐 - 宋之问

调笑令 · 胡马

唐 - 韦应物

酌酒与裴迪

唐 - 王维

简卢陟

唐 - 韦应物

放言五首(并序) 🔥

唐 - 白居易

拟古十二首 🔥

唐 - 李白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唐 - 李贺

金陵望汉江

唐 - 李白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唐 - 刘禹锡

初出城留别

唐 - 白居易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 - 李白

碛中作

唐 - 岑参

苏小小墓

唐 - 李贺

重过圣女祠

唐 - 李商隐

金陵晚望

唐 - 高蟾

浪淘沙

唐 - 刘禹锡

赠陈商

唐 - 李贺

竹枝词九首(并引) 🔥

唐 - 刘禹锡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 - 卢仝

流崖州至鬼门关作

唐 - 杨炎

代悲白头翁 🔥

唐 - 刘希夷

相思怨

唐 - 李冶

更漏子 🔥

唐 - 温庭筠

己亥岁二首 🔥

唐 - 曹松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 白居易

花非花

唐 - 白居易

赠邻女 🔥

唐 - 鱼玄机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唐 - 李商隐

致酒行 🔥

唐 - 李贺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

唐 - 白居易

立春日游苑迎春

唐 - 李显

观田家

唐 - 韦应物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 - 贾岛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唐 - 元稹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 - 武元衡

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

唐 - 权德舆

途中寒食

唐 - 宋之问

闾门即事

唐 - 张继

清明日

唐 - 李建勋

白牡丹

唐 - 王贞白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 - 周朴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 - 韦应物

北固晚眺

唐 - 窦常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 - 白居易

夏至避暑北池

唐 - 韦应物

思归

唐 - 白居易

咏廿四气诗 · 小暑六月节

唐 - 元稹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唐 - 韩翃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 - 武元衡

销暑

唐 - 白居易

夏日闲放

唐 - 白居易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 李益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 - 李贺

南湖晚秋

唐 - 白居易

白露

唐 - 杜甫

白露为霜

唐 - 颜粲

秋题牡丹丛

唐 - 白居易

凉夜有怀(其二)

唐 - 白居易

衰荷

唐 - 白居易

晚晴

唐 - 杜甫

送僧归金山寺

唐 - 马戴

中秋对月

唐 - 李频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 - 韩翃

海上寄萧立

唐 - 独孤及

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唐 - 许浑

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唐 - 许浑

溪斋

唐 - 李建勋

送潘秀才之舒州

唐 - 皎然

斋心

唐 - 王昌龄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 - 张九龄

泊舟盱眙

唐 - 常建

送李翥游江外

唐 - 岑参

赋得九月尽

唐 - 元稹

玩止水

唐 - 白居易

岁晚

唐 - 白居易

小雪

唐 - 无可

小雪

唐 - 李咸用

冬至

唐 - 杜甫

小至

唐 - 杜甫

咏廿四气诗 · 小寒十二月节

唐 - 元稹

咏廿四气诗 · 大寒十二月中

唐 - 元稹

村居苦寒

唐 - 白居易

竞渡歌

唐 - 张建封

长相思 · 汴水流 🔥

唐 - 白居易

秋雨夜眠

唐 - 白居易

送柴侍御

唐 - 王昌龄

利州江潭作

唐 - 李商隐

安定城楼 🔥

唐 - 李商隐

夜饮 🔥

唐 - 李商隐

菩萨蛮

唐 - 温庭筠

梦天 🔥

唐 - 李贺

代赠二首 · 其一

唐 - 李商隐

思帝乡 · 春日游 🔥

唐 - 韦庄

思帝乡 · 云髻坠

唐 - 韦庄

春望词四首

唐 - 薛涛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唐 - 李白

题李凝幽居

唐 - 贾岛

自遣

唐 - 罗隐

唐 - 罗隐

望洞庭

唐 - 刘禹锡

送友人 🔥

唐 - 薛涛

偶作寄朗之

唐 - 白居易

端午

唐 - 李隆基

捕蛇者说

唐 - 柳宗元

祭十二郎文

唐 - 韩愈

女冠子二首 🔥

唐 - 韦庄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 白居易

古朗月行

唐 - 李白

谏太宗十思疏 🔥

唐 - 魏征

成都曲

唐 - 张籍

赠去婢

唐 - 崔郊

南乡子

唐 - 李珣

秦妇吟

唐 - 韦庄

对酒行

唐 - 李白

端居 🔥

唐 - 李商隐

菩萨蛮 🔥

唐 - 温庭筠

宫中调笑 · 团扇

唐 - 王建

宫中调笑 · 蝴蝶

唐 - 王建

宫中调笑 · 罗袖

唐 - 王建

宫中调笑 · 杨柳

唐 - 王建

度大庾岭 🔥

唐 - 宋之问

渡汉江

唐 - 宋之问

感遇(其二) 🔥

唐 - 陈子昂

天涯

唐 - 李商隐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 - 李白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 - 高适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唐 - 杜甫

写情

唐 - 李益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唐 - 王维

江楼夕望招客

唐 - 白居易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

唐 - 李白

塞下曲六首 🔥

唐 - 李白

进学解

唐 - 韩愈

秋风引

唐 - 刘禹锡

社日

唐 - 王驾

调张籍 🔥

唐 - 韩愈

元日述怀

唐 - 卢照邻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唐 - 杜甫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唐 - 白居易

出塞作

唐 - 王维

剑客 🔥

唐 - 贾岛

寄东鲁二稚子

唐 - 李白

封丘作

唐 - 高适

李夫人

唐 - 白居易

过五丈原 🔥

唐 - 温庭筠

章台柳·寄柳氏

唐 - 韩翃

秋浦歌十七首 🔥

唐 - 李白

于易水送人/ 于易水送别

唐 - 骆宾王

闻笛 🔥

唐 - 张巡

守睢阳作 🔥

唐 - 张巡

荷叶杯

唐 - 韦庄

少年行四首 🔥

唐 - 王维

春夕 🔥

唐 - 崔涂

牡丹

唐 - 薛涛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唐 - 李白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 - 元稹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 - 王绩

孤雁

唐 - 杜甫

白鹿洞二首

唐 - 王贞白

送人游吴

唐 - 杜荀鹤

蝉 🔥

唐 - 虞世南

如意娘

唐 - 武则天

小儿垂钓

唐 - 胡令能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唐 - 胡令能

杂说 · 其一 · 龙说

唐 - 韩愈

马说 🔥

唐 - 韩愈

池上二绝 🔥

唐 - 白居易

结爱

唐 - 孟郊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

唐 - 岑参

悲青坂

唐 - 杜甫

悲陈陶

唐 - 杜甫

牧竖

唐 - 崔道融

溪居即事

唐 - 崔道融

溪上遇雨二首

唐 - 崔道融

西施滩

唐 - 崔道融

梅花

唐 - 崔道融

寒食城东即事

唐 - 王维

唐 - 王维

赠裴十四

唐 - 李白

罴说

唐 - 柳宗元

三戒 · 黔之驴 🔥

唐 - 柳宗元

三戒 · 永某氏之鼠

唐 - 柳宗元

梓人传

唐 -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唐 -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唐 - 柳宗元

元日

唐 - 李世民

赋得樱桃

唐 - 李世民

相和歌辞 · 饮马长城窟行

唐 - 李世民

劝酒 🔥

唐 - 于武陵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 - 丁仙芝

宫中题

唐 - 唐文宗李昂

杨柳枝

唐 - 无名氏

贺圣朝

唐 - 无名氏

菩萨蛮

唐 - 无名氏

鹊踏枝 🔥

唐 - 敦煌曲子

浣溪沙 · 五两竿头风欲平

唐 - 敦煌曲子

归闲诗二十韵

唐 - 丁儒

黄河

唐 - 罗隐

魏城逢故人 /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

唐 - 罗隐

西施

唐 - 罗隐

感弄猴人赐朱绂

唐 - 罗隐

题磻溪垂钓图

唐 - 罗隐

杏花

唐 - 罗隐

圣果寺

唐 - 处默

彩书怨

唐 - 上官婉儿

寄欧阳詹

唐 - 太原妓

春山夜月

唐 - 于良史

唐 - 捧剑仆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 - 皎然

顾渚行寄裴方舟

唐 - 皎然

风入松

唐 - 皎然

系乐府十二首 · 其九 · 农臣怨

唐 - 元结

咏廿四气诗 · 小满四月中

唐 - 元稹

咏廿四气诗 · 谷雨三月中

唐 - 元稹

咏廿四气诗 · 雨水正月中

唐 - 元稹

咏廿四气诗 · 惊蛰二月节

唐 - 元稹

咏廿四气诗 · 大雪十一月节

唐 - 元稹

洞庭湖

唐 - 元稹

梦成之

唐 - 元稹

西归绝句十二首 其二

唐 - 元稹

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 - 元稹

春晓

唐 - 元稹

离思五首 🔥

唐 - 元稹

思归乐

唐 - 元稹

有酒十章

唐 - 元稹

樱桃花

唐 - 元稹

和乐天示杨琼

唐 - 元稹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 - 元稹

送从兄郜 🔥

唐 - 方干

赠夏侯评事

唐 - 方干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唐 - 方干

侯郎中新置西湖

唐 - 方干

咏风

唐 - 王勃

滕王阁

唐 - 王勃

石竹咏

唐 - 王绩

答武陵田太守

唐 - 王昌龄

送郭司仓

唐 -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其一

唐 - 王昌龄

青楼曲二首

唐 - 王昌龄

塞下曲

唐 - 王昌龄

送别

唐 - 王之涣

宴词 🔥

唐 - 王之涣

思君恩

唐 - 令狐楚

杂曲歌辞 · 少年行四首 其三

唐 - 令狐楚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唐 - 王维

春园即事

唐 - 王维

秋夜独坐

唐 -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唐 - 王维

辋川别业

唐 - 王维

息夫人

唐 - 王维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 - 王维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唐 - 王维

送康太守

唐 - 王维

春中田园作

唐 - 王维

渡河到清河作

唐 - 王维

小松

唐 - 王建

寄蜀中薛涛校书

唐 - 王建

宫词一百首

唐 - 王建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 🔥

唐 - 王建

田家行

唐 - 王建

辽东行

唐 - 王建

渡辽水

唐 - 王建

次韵和卢先辈避难寺居看牡丹 🔥

唐 - 王驾

寄夫

唐 - 陈玉兰

左掖梨花

唐 - 丘为

留卢秦卿

唐 - 司空曙

登河中鹳雀楼

唐 - 司马扎

宫怨 🔥

唐 - 司马扎

杨柳枝 · 寿杯词十八首

唐 - 司空图

酒泉子

唐 - 司空图

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

唐 - 皮日休

汴河怀古二首

唐 - 皮日休

樱桃花

唐 - 皮日休

阴雨

唐 - 白居易

闲坐

唐 - 白居易

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

唐 - 白居易

船夜援琴

唐 - 白居易

望月有感

唐 - 白居易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唐 - 白居易

南湖早春

唐 - 白居易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唐 - 白居易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 - 白居易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唐 - 白居易

湖上醉中代诸妓寄严郎中

唐 - 白居易

春题湖上 🔥

唐 - 白居易

西湖留别

唐 - 白居易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唐 - 白居易

琴茶

唐 - 白居易

池鹤二首 · 其一

唐 - 白居易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唐 - 白居易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 其十一 · 望驿台(三月三十日)

唐 - 白居易

寄内

唐 - 白居易

舟中读元九诗

唐 - 白居易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

唐 - 白居易

思妇眉

唐 - 白居易

杭州回舫

唐 - 白居易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 -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镜湖之游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韵寄微之

唐 - 白居易

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 -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 · 其三· 伤宅

唐 -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 · 其七 · 轻肥

唐 -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唐 - 白居易

栽松二首

唐 - 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

唐 - 白居易

元家花

唐 - 白居易

忆旧游 · 寄刘苏州

唐 - 白居易

咏兴五首·解印出公府

唐 - 白居易

宴桃源

唐 - 白居易

宴桃源

唐 - 白居易

宴桃源

唐 - 白居易

采莲曲

唐 - 白居易

杂曲歌辞 · 杨柳枝

唐 - 白居易

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

唐 - 白居易

新乐府 · 太行路 🔥

唐 - 白居易

长城

唐 - 朱庆馀

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

唐 - 朱庆馀

题竹林寺

唐 - 朱放

桂州腊夜

唐 - 戎昱

寄太常王少卿 🔥

唐 - 李山甫

赋得长城斑竹杖

唐 - 李频

过长江伤贾岛

唐 - 李频

巫山一段云

唐 - 李晔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

唐 - 李嘉祐

寄王舍人竹楼

唐 - 李嘉祐

扈从登封途中作

唐 - 宋之问

洞庭湖

唐 - 宋之问

度关山

唐 - 李端

登兖州城楼

唐 -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九)

唐 - 杜甫

梅雨

唐 - 杜甫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唐 -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其二)

唐 - 杜甫

水槛遣心(其一)

唐 - 杜甫

水槛遣心(其二)

唐 - 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

唐 - 杜甫

倦夜

唐 - 杜甫

玉台观

唐 - 杜甫

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

唐 - 杜甫

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唐 - 杜甫

禹庙 🔥

唐 - 杜甫

长江二首(其一)

唐 - 杜甫

江汉 🔥

唐 -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 - 杜甫

唐 - 杜甫

泊岳阳城下

唐 - 杜甫

曲江二首(其一)

唐 - 杜甫

曲江二首(其二) 🔥

唐 - 杜甫

曲江对酒

唐 - 杜甫

曲江对雨 🔥

唐 -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唐 - 杜甫

狂夫

唐 - 杜甫

南邻

唐 - 杜甫

恨别

唐 - 杜甫

立春

唐 -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

唐 - 杜甫

又呈吴郎

唐 -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

唐 -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唐 - 杜甫

北风

唐 - 杜甫

清明二首

唐 -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唐 - 杜甫

贫交行

唐 - 杜甫

洗兵马 🔥

唐 - 杜甫

夏夜叹

唐 -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

唐 - 杜甫

百忧集行

唐 - 杜甫

寄薛三郎中

唐 - 杜甫

望岳

唐 - 杜甫

望岳

唐 - 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唐 - 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 -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唐 - 杜甫

解闷十二首

唐 - 杜甫

解闷十二首(其九)

唐 - 杜甫

后出塞五首(其二)

唐 - 杜甫

重登滕王阁

唐 - 李涉

题鹤林寺僧舍

唐 - 李涉

再宿武关

唐 - 李涉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

唐 - 李涉

牧童词

唐 - 李涉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唐 - 杜审言

送崔融

唐 - 杜审言

经行岚州

唐 - 杜审言

杂曲歌辞 · 大酺乐

唐 - 杜审言

南乡子 · 乘彩舫 🔥

唐 - 李珣

南乡子

唐 - 李珣

南乡子

唐 - 李珣

女冠子

唐 - 李珣

女冠子

唐 - 李珣

酒泉子

唐 - 李珣

酒泉子

唐 - 李珣

巫山一段云

唐 - 李珣

巫山一段云 · 古庙依青嶂 🔥

唐 - 李珣

渔歌子

唐 - 李珣

渔歌子 · 荻花秋 🔥

唐 - 李珣

渔歌子

唐 - 李珣

河传 🔥

唐 - 李珣

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唐 - 李德裕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唐 - 李峤

唐 - 李峤

唐 - 李峤

宫怨 🔥

唐 - 李益

统汉峰

唐 - 李益

隋宫燕 🔥

唐 - 李益

登长城

唐 - 李益

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自致霄汉皆与舍弟昔年还往牧支离穷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句四韵呈上三君子

唐 - 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

唐 - 杜牧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

唐 - 杜牧

杏园

唐 - 杜牧

齐安郡后池绝句

唐 - 杜牧

题乌江亭

唐 - 杜牧

汴河阻冻

唐 - 杜牧

山中寡妇

唐 - 杜荀鹤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 - 杜荀鹤

题弟侄书堂 🔥

唐 - 杜荀鹤

小松

唐 - 杜荀鹤

望秦川

唐 - 李颀

少室雪晴送王宁

唐 - 李颀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

唐 - 李颀

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迎俎

唐 - 李舒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 - 李洞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

唐 - 李商隐

荆门西下

唐 -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 🔥

唐 - 李商隐

二月二日

唐 - 李商隐

咏史二首·其二

唐 - 李商隐

碧城三首 · 其一 🔥

唐 - 李商隐

对雪二首

唐 - 李商隐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讌作 🔥

唐 - 李商隐

正月崇让宅

唐 - 李商隐

梦泽

唐 - 李商隐

岳阳楼

唐 - 李商隐

咏史二首·其一

唐 - 李商隐

齐宫词

唐 - 李商隐

七夕

唐 - 李商隐

题汉祖庙

唐 -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 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唐 - 李商隐

板桥晓别

唐 - 李商隐

骊山有感

唐 - 李商隐

春光 🔥

唐 - 李商隐

忆住一师

唐 - 李商隐

谒山

唐 - 李商隐

即目

唐 - 李商隐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唐 - 岑参

登总持阁

唐 - 岑参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唐 - 岑参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 - 岑参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唐 - 岑参

火山云歌送别

唐 - 岑参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唐 - 岑参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唐 - 李白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 - 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 - 李白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唐 -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 - 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唐 - 李白

渌水曲

唐 -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其一

唐 -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其二

唐 -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其三

唐 -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其五

唐 - 李白

客中行

唐 - 李白

越中览古

唐 - 李白

古风 🔥

唐 - 李白

梁甫吟

唐 - 李白

野田黄雀行

唐 - 李白

雉朝飞

唐 - 李白

上云乐

唐 -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

唐 - 李白

幽涧泉

唐 - 李白

白纻辞三首

唐 - 李白

东海有勇妇

唐 - 李白

怨歌行

唐 - 李白

东武吟

唐 - 李白

相逢行二首

唐 - 李白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唐 -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唐 -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 - 李白

赤壁歌送别

唐 - 李白

江夏行

唐 - 李白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唐 -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 🔥

唐 -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唐 -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唐 -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唐 - 李白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唐 - 李白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唐 - 李白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

唐 - 李白

江夏送友人

唐 - 李白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唐 - 李白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唐 -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唐 - 李白

江上望皖公山

唐 - 李白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 - 李白

鞠歌行

唐 - 李白

杂曲歌辞 · 远别离

唐 - 李白

公无渡河

唐 - 李白

战城南

唐 - 李白

夜坐吟

唐 - 李白

箜篌谣

唐 - 李白

独不见

唐 - 李白

君子有所思行

唐 - 李白

秦女休行

唐 - 李白

空城雀

唐 - 李白

豫章行

唐 - 李白

上留田行

唐 - 李白

白头吟

唐 - 李白

丁督护歌

唐 - 李白

相和歌辞 · 乌栖曲

唐 - 李白

大堤曲

唐 - 李白

杨叛儿

唐 - 李白

秋思

唐 - 李白

飞龙引二首 🔥

唐 - 李白

山人劝酒

唐 -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

唐 - 李白

妾薄命 🔥

唐 - 李白

北风行 🔥

唐 - 李白

杂曲歌辞 · 春日行

唐 - 李白

千里思

唐 - 李白

久别离

唐 - 李白

杂曲歌辞 · 荆州乐

唐 - 李白

于阗采花

唐 - 李白

树中草

唐 - 李白

战城南

唐 - 李白

杂歌谣辞 · 中山孺子妾歌 🔥

唐 - 李白

司马将军歌

唐 - 李白

登鹳雀楼

唐 - 吴融

途中见杏花 🔥

唐 - 吴融

离岐下题西湖

唐 - 吴融

南园十三首(其一)

唐 - 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六) 🔥

唐 - 李贺

三月过行宫

唐 - 李贺

王浚墓下作

唐 - 李贺

天上谣

唐 - 李贺

秋来 🔥

唐 - 李贺

秦王饮酒

唐 -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 其二

唐 - 李贺

客游

唐 -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唐 - 李贺

高轩过

唐 - 李贺

官街鼓

唐 - 李贺

南园

唐 - 李贺

假龙吟歌

唐 - 李贺

感讽六首(其二)

唐 - 李贺

大堤曲 🔥

唐 - 李贺

将进酒 🔥

唐 - 李贺

杂曲歌辞 · 浩歌 🔥

唐 - 李贺

春行寄兴

唐 - 李华

杞梁墓

唐 - 汪遵

咏长城

唐 - 汪遵

罢相作

唐 - 李适之

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

唐 - 李郢

重别西湖

唐 - 李绅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忆西湖双鸂鶒

唐 - 李绅

七言

唐 - 吕岩

洞庭湖君山颂

唐 - 吕岩

题黄鹤楼石照

唐 - 吕岩

渔父词一十八首炼质

唐 - 吕岩

渔父词一十八首方契理

唐 - 吕岩

渔父词一十八首 · 自无忧

唐 - 吕岩

幸蜀西至剑门/幸蜀回至剑门

唐 - 李隆基

放鱼

唐 - 李群玉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唐 - 崔护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唐 - 沈佺期

寒食

唐 - 沈佺期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

唐 - 孟彦深

秋深

唐 - 周朴

桃花

唐 - 周朴

洞庭湖寄阎九

唐 - 孟浩然

渡扬子江

唐 - 孟浩然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 - 孟浩然

送朱大入秦

唐 -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

唐 - 孟浩然

江上别流人

唐 - 孟浩然

清明即事

唐 - 孟浩然

鹦鹉洲送王九之

唐 - 孟浩然

寒食 🔥

唐 - 孟云卿

答姚怤见寄

唐 - 孟郊

杏殇

唐 - 孟郊

乞巧

唐 - 林杰

题汉州西湖

唐 - 房琯

送田三端公还鄂州

唐 - 武元衡

春兴

唐 - 武元衡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唐 - 武元衡

送邢郎中赴太原

唐 - 姚合

唐 - 修睦

题红叶

唐 - 宣宗宫人

婕妤春怨/婕妤怨

唐 - 皇甫冉

采莲子

唐 - 皇甫松

杨柳枝

唐 - 皇甫松

梦江南

唐 - 皇甫松

忆江南

唐 - 皇甫松

天仙子

唐 - 皇甫松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 - 柳宗元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 - 柳宗元

苏氏别业

唐 - 祖咏

江南旅情

唐 - 祖咏

答李浣三首 其一

唐 - 韦应物

答李浣三首 其三

唐 - 韦应物

闻雁

唐 - 韦应物

寄恒璨

唐 - 韦应物

除日

唐 - 韦应物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唐 - 韦安石

侍宴旋师喜捷应制

唐 - 韦安石

梁王宅侍宴应制同用风字

唐 - 韦安石

忆昔 🔥

唐 - 韦庄

长安清明

唐 - 韦庄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 -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唐 - 韦庄

天仙子

唐 - 韦庄

天仙子

唐 - 韦庄

酒泉子

唐 - 韦庄

浣溪沙 🔥

唐 - 韦庄

浣溪沙

唐 - 韦庄

浣溪沙 🔥

唐 - 韦庄

归国遥

唐 - 韦庄

归国遥

唐 - 韦庄

更漏子

唐 - 韦庄

谒金门

唐 - 韦庄

谒金门

唐 - 韦庄

清平乐 🔥

唐 - 韦庄

清平乐 🔥

唐 - 韦庄

清平乐

唐 - 韦庄

喜迁莺

唐 - 韦庄

喜迁莺

唐 - 韦庄

应天长

唐 - 韦庄

应天长 🔥

唐 - 韦庄

河传

唐 - 韦庄

古离别

唐 - 韦庄

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唐 - 孙逖

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

唐 - 徐九皋

关山月

唐 - 徐九皋

阮公体

唐 - 徐晶

赠乌程杨苹明府

唐 - 秦系

送魏大从军

唐 - 陈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唐 - 陈子昂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

唐 -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唐 - 陈子昂

秋日

唐 - 耿湋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 - 耿湋

饮马长城窟

唐 - 陈标

醉后赠张九旭

唐 - 高适

重阳

唐 - 高适

咏史

唐 - 高适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唐 - 高适

听张立本女吟

唐 -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 - 高适

别韦参军

唐 - 高适

营州歌

唐 - 高适

杂曲歌辞 · 蓟门行五首

唐 - 高适

别离 🔥

唐 - 陆龟蒙

落日怅望

唐 - 马戴

鹳雀楼晴望

唐 - 马戴

送朴山人归新罗

唐 - 尚颜

出塞词

唐 - 马戴

题悟公禅室

唐 - 陆畅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唐 - 崔融

赤壁怀古

唐 - 崔涂

江南行

唐 - 张潮

滕王阁

唐 - 张乔

山中冬夜

唐 - 张乔

题河中鹳雀楼

唐 - 张乔

河湟旧卒

唐 - 张乔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唐 - 张谓

题长安壁主人 🔥

唐 - 张谓

告绝诗

唐 - 崔莺莺

秋夜曲 🔥

唐 - 张仲素

浣溪沙

唐 - 张曙

塞下曲四首

唐 - 常建

题松汀驿

唐 - 张祜

听筝

唐 - 张祜

纵游淮南

唐 - 张祜

樱桃

唐 - 张祜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唐 - 张松龄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 - 崔液

上元夜六首

唐 - 崔液

上元夜六首

唐 - 崔液

蜀道后期

唐 - 张说

游洞庭湖

唐 - 张说

边词

唐 - 张敬忠

女冠子

唐 - 张泌

河传

唐 - 张泌

南歌子

唐 - 张泌

南歌子

唐 - 张泌

江城子 · 浣花溪上见卿卿

唐 - 张泌

夏日题老将林亭

唐 - 张蠙

晴江秋望

唐 - 崔季卿

渔父

唐 - 张志和

送韦城李少府

唐 - 张九龄

西江夜行

唐 - 张九龄

哭李商隐二首 🔥

唐 - 崔珏

焚书坑 🔥

唐 - 章碣

故洛城

唐 - 许浑

汴河亭

唐 - 许浑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 - 许浑

卧病

唐 - 许浑

送杜秀才归

唐 - 许浑

谢亭送别

唐 - 许浑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

唐 - 许浑

长城下

唐 - 曹邺

官仓鼠

唐 - 曹邺

洞庭湖

唐 - 曹松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 - 曹唐

过洞庭湖

唐 - 许棠

失题

唐 - 许棠

小松

唐 - 章孝标

僧院小松

唐 - 章孝标

献钱尚父

唐 - 贯休

夜对雪寄杜使君

唐 - 贯休

杂曲歌辞 · 古离别

唐 - 贯休

清明日

唐 - 温庭筠

题柳 🔥

唐 - 温庭筠

偶游

唐 - 温庭筠

过陈琳墓

唐 - 温庭筠

题西平王旧赐屏风

唐 - 温庭筠

咸阳值雨

唐 - 温庭筠

拂舞词

唐 - 温庭筠

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其二

唐 - 温庭筠

杨柳枝

唐 - 温庭筠

杨柳枝

唐 - 温庭筠

杨柳枝

唐 - 温庭筠

南歌子

唐 - 温庭筠

南歌子

唐 - 温庭筠

南歌子

唐 - 温庭筠

南歌子

唐 - 温庭筠

酒泉子

唐 - 温庭筠

酒泉子

唐 - 温庭筠

酒泉子

唐 - 温庭筠

酒泉子

唐 - 温庭筠

玉蝴蝶

唐 - 温庭筠

女冠子

唐 - 温庭筠

菩萨蛮

唐 - 温庭筠

菩萨蛮

唐 - 温庭筠

菩萨蛮

唐 - 温庭筠

菩萨蛮

唐 - 温庭筠

菩萨蛮

唐 - 温庭筠

更漏子 🔥

唐 - 温庭筠

更漏子

唐 - 温庭筠

更漏子

唐 - 温庭筠

河传

唐 - 温庭筠

河传

唐 - 温庭筠

白云向空尽

唐 - 焦郁

骢马

唐 - 万楚

送人之军

唐 - 贺知章

题袁氏别业

唐 - 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 · 其二

唐 - 贺知章

过长江

唐 - 黄滔

长城闻笛

唐 - 杨巨源

夜送赵纵

唐 - 杨炯

送王员外赴长沙

唐 - 贾至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唐 - 贾至

春思二首其一 🔥

唐 - 贾至

春思二首其二 🔥

唐 - 贾至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唐 - 贾至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唐 - 贾至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唐 - 贾至

出塞 🔥

唐 - 虞世南

送惠雅法师归玉泉

唐 - 贾岛

忆江上吴处士

唐 - 贾岛

题长江

唐 - 贾岛

寄朱锡圭

唐 - 贾岛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 - 贾岛

寄令狐相公

唐 - 贾岛

题诗后

唐 - 贾岛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 - 贾岛

寺中柿树一蒂四颗咏应制

唐 - 广宣

闻笛

唐 - 赵嘏

江楼旧感/ 江楼感旧

唐 - 赵嘏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唐 - 赵嘏

宿龙兴寺

唐 - 綦毋潜

鹧鸪 🔥

唐 - 郑谷

荔枝树

唐 - 郑谷

席上贻歌者

唐 - 郑谷

苔钱

唐 - 郑谷

莲叶

唐 - 郑谷

长江县经贾岛墓

唐 - 郑谷

乐游曲

唐 - 闽后陈氏

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唐 - 赵彦昭

早梅

唐 - 齐己

寄江夏仁公

唐 - 齐己

移居西湖作二首

唐 - 齐己

移居西湖作二首

唐 - 齐己

春日西湖作

唐 - 齐己

中秋夜泊武昌

唐 - 刘淑柔

岁夜咏怀

唐 - 刘禹锡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 - 刘禹锡

始闻秋风

唐 - 刘禹锡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唐 - 刘禹锡

经檀道济故垒

唐 -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唐 -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唐 - 刘禹锡

金陵五题 · 台城 🔥

唐 - 刘禹锡

赠李司空妓

唐 - 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 🔥

唐 - 刘禹锡

更衣曲

唐 -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

唐 -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唐 - 刘禹锡

视刀环歌

唐 - 刘禹锡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唐 - 刘禹锡

潇湘神 · 斑竹枝

唐 - 刘禹锡

浪淘沙

唐 - 刘禹锡

杨柳枝

唐 - 刘禹锡

忆江南二首

唐 - 刘禹锡

杂曲歌辞竹枝

唐 - 刘禹锡

竹枝词(其二)

唐 - 刘禹锡

杂曲歌辞 · 杨柳枝 · 其一

唐 -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九首

唐 - 刘禹锡

杂曲歌辞 · 杨柳枝

唐 - 刘禹锡

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

唐 - 欧阳詹

横吹曲辞梅花落

唐 - 刘方平

偶书

唐 - 刘叉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唐 - 刘长卿

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

唐 - 刘长卿

将赴湖南湖上别皇甫曾

唐 - 刘长卿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

唐 - 刘长卿

别严士元

唐 - 刘长卿

游四窗

唐 - 刘长卿

送僧归山

唐 - 刘言史

唐 - 卢士衡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唐 - 卢汝弼

杨柳枝

唐 - 卢肇

雨雪曲

唐 - 卢照邻

横吹曲辞紫骝马

唐 - 卢照邻

战城南

唐 - 卢照邻

有所思 🔥

唐 - 卢仝

和张仆射塞下曲

唐 -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

唐 - 卢纶

平阳寓怀

唐 - 薛能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

唐 - 薛逢

秋日湖上

唐 - 薛莹

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 - 钱珝

逢侠者

唐 - 钱起

相见欢

唐 - 薛昭蕴

浣溪沙 · 红蓼渡头秋正雨

唐 - 薛昭蕴

浣溪沙

唐 - 薛昭蕴

谒金门

唐 - 薛昭蕴

喜迁莺 · 残蟾落

唐 - 薛昭蕴

喜迁莺

唐 - 薛昭蕴

喜迁莺

唐 - 薛昭蕴

小重山

唐 - 薛昭蕴

唐 - 衡州舟子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

唐 - 储光羲

江南曲四首

唐 - 储光羲

江南曲四首(其三)

唐 - 储光羲

除夜宿石头驿 🔥

唐 - 戴叔伦

题汉州西湖

唐 - 严公贶

长城

唐 - 罗邺

宿石邑山中

唐 - 韩翃

述怀

唐 - 魏徵

草书屏风

唐 - 韩偓

洞庭玩月

唐 - 韩偓

偶见

唐 - 韩偓

生查子 · 懒卸头

唐 - 韩偓

暮春浐水送别 / 一作暮春送客

唐 - 韩琮

劝学诗

唐 - 颜真卿

青青水中蒲三首

唐 - 韩愈

晚春二首(其二)

唐 - 韩愈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唐 - 韩愈

汾上惊秋

唐 - 苏颋

酬刘员外见寄

唐 - 严维

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 - 窦叔向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 - 窦巩

牧童

唐 - 吕岩

堤上行二首

唐 - 刘禹锡

宫词

唐 - 王建

新秋

唐 - 杜甫

菩萨蛮 · 牡丹含露真珠颗 🔥

唐 - 无名氏

寒食野望吟

唐 - 白居易

与韩荆州书 🔥

唐 - 李白

阳春歌

唐 - 李白

紫骝马

唐 - 李白

上阳白发人 🔥

唐 - 白居易

重别李评事

唐 - 王昌龄

长相思 🔥

唐 - 吴二娘

长相思

唐 - 白居易

春日醉起言志

唐 - 李白

浪淘沙 · 借问江潮与海水 🔥

唐 - 白居易

秋兴八首 🔥

唐 - 杜甫

山房春事二首

唐 - 岑参

别舍弟宗一 🔥

唐 - 柳宗元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唐 - 柳宗元

送穷文

唐 - 韩愈

梁园吟

唐 - 李白

日出入行 🔥

唐 - 李白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唐 - 王维

相思曲

唐 - 戴叔伦

送魏八

唐 - 高适

送郑侍御谪闽中

唐 - 高适

送魏二

唐 - 王昌龄

兰溪棹歌

唐 - 戴叔伦

送崔子还京

唐 - 岑参

春梦

唐 - 岑参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唐 - 王维

蜀中九日

唐 - 王勃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 - 孟浩然

塞上曲二首

唐 - 戴叔伦

念昔游

唐 - 杜牧

谪仙怨 · 晴川落日初低

唐 - 刘长卿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唐 - 杜甫

偶题

唐 - 杜甫

荔枝图序 🔥

唐 - 白居易

愚溪诗序

唐 - 柳宗元

莲花

唐 - 温庭筠

早秋山居

唐 - 温庭筠

征妇怨

唐 - 孟郊

苏溪亭

唐 - 戴叔伦

吊古战场文

唐 - 李华

菩萨蛮 · 霏霏点点回塘雨 🔥

唐 - 无名氏

江夏别宋之悌

唐 - 李白

柳子厚墓志铭

唐 - 韩愈

金陵怀古

唐 - 刘禹锡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

唐 - 高蟾

归雁

唐 - 钱起

送李愿归盘谷序 🔥

唐 - 韩愈

织妇词

唐 - 元稹

原道

唐 -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唐 - 韩愈

讳辩

唐 - 韩愈

永州八记 · 其三 · 钴鉧潭西小丘记

唐 - 柳宗元

永州八记 · 其八 · 小石城山记

唐 - 柳宗元

祭小侄女寄寄文

唐 - 李商隐

寒松赋

唐 - 李绅

涧底寒松赋

唐 - 王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唐 - 韩愈

菩提偈 🔥

唐 - 惠能

与元九书

唐 - 白居易

游洞庭湖湘

唐 - 张说

驳复仇议

唐 - 柳宗元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唐 - 韩愈

送石处士序

唐 - 韩愈

送杨少尹序

唐 - 韩愈

祭鳄鱼文

唐 - 韩愈

与陈给事书

唐 - 韩愈

与于襄阳书

唐 -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

唐 - 韩愈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 - 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 - 韩愈

获麟解

唐 -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

唐 - 韩愈

争臣论

唐 - 韩愈

桐叶封弟辨

唐 - 柳宗元

箕子碑

唐 - 柳宗元

送友人入蜀 🔥

唐 - 李白

凉州词其一

唐 - 张籍

凉州词其三 🔥

唐 - 张籍

菩萨蛮五首

唐 - 韦庄

原毁

唐 - 韩愈

春夜别友人二首

唐 - 陈子昂

咏苎萝山

唐 - 李白

荔枝赋

唐 - 张九龄

慈乌夜啼

唐 - 白居易

短歌行

唐 - 李白

塞下曲四首

唐 - 李益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唐 - 岑参

忆东山二首

唐 - 李白

劳劳亭

唐 - 李白

赠质上人

唐 - 杜荀鹤

新乐府 · 红线毯 · 忧蚕桑之费也

唐 - 白居易

夜宿七盘岭

唐 - 沈佺期

古怨别 🔥

唐 - 孟郊

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 - 李益

沈下贤

唐 - 杜牧

南山田中行

唐 - 李贺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唐 - 柳宗元

夜下征虏亭

唐 - 李白

北齐二首

唐 - 李商隐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唐 - 杜甫

天仙子 · 燕语莺啼三月半

唐 - 无名氏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 - 钱起

答人

唐 - 太上隐者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

唐 - 张说

相和歌辞 · 从军行二首 · 其一

唐 - 李白

遗爱寺

唐 - 白居易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 - 孟浩然

宿云门寺阁 🔥

唐 - 孙逖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唐 - 韩愈

从军行

唐 - 陈羽

题君山

唐 - 雍陶

小重山

唐 - 韦庄

老夫采玉歌

唐 - 李贺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二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三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四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五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六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七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八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九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十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般若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般若 · 第二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般若 · 第三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决疑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决疑 · 第二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定慧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坐禅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忏悔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忏悔 · 第二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忏悔 · 第三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二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三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四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五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六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七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八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顿渐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顿渐 · 第二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顿渐 · 第三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护法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付嘱 · 第一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付嘱 · 第二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付嘱 · 第三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付嘱 · 第四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付嘱 · 第五节

唐 - 慧能

六祖坛经 · 付嘱 · 第六节

唐 - 慧能

青苔赋

唐 - 王勃

茶经 · 一之源

唐 - 陆羽

茶经 · 二之具

唐 - 陆羽

茶经 · 三之造

唐 - 陆羽

茶经 · 四之器

唐 - 陆羽

茶经 · 五之煮

唐 - 陆羽

茶经 · 六之饮

唐 - 陆羽

茶经 · 七之事

唐 - 陆羽

茶经 · 八之出

唐 - 陆羽

茶经 · 九之略

唐 - 陆羽

茶经 · 十之图

唐 - 陆羽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唐 - 柳宗元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 - 李白

太和公主和蕃

唐 - 王建

幽兰赋

唐 - 韩伯庸

杜陵叟

唐 - 白居易

君马黄

唐 - 李白

折杨柳

唐 - 李白

陌上桑

唐 - 李白

长歌行

唐 - 李白

猛虎行

唐 -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

唐 - 李白

王昭君二首

唐 - 李白

大子夜歌二首 · 其二

唐 - 陆龟蒙

采莲曲

唐 - 李白

发白马

唐 - 李白

秦女卷衣

唐 - 李白

长干行二首

唐 -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唐 - 李白

横江词六首

唐 - 李白

田家词

唐 - 元稹

杂曲歌辞 · 杨柳枝

唐 - 白居易

罗浮山父与葛篇 🔥

唐 - 李贺

满庭芳

唐 - 吕岩

木兰花

唐 - 韦庄

边思

唐 - 李益

生查子

唐 - 无名氏

柳梢青 · 灯花

唐 - 张林

苏幕遮

唐 - 吕岩

渔父词

唐 - 法常

新乐府 · 母别子

唐 - 白居易

雨中花慢

唐 - 吕岩

忆旧游

唐 - 鲍溶

步蟾宫 · 坎离乾兑逢子午

唐 - 吕岩

唐多令

唐 - 张林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唐 - 杜甫

春别曲

唐 - 张籍

摊破浣溪沙 · 五里滩头风欲平

唐 - 无名氏

六么令

唐 - 吕岩

竹枝词四首

唐 - 白居易

竹枝 · 一名巴渝辞

唐 - 皇甫松

晋宣帝总论

唐 - 李世民

帝范

唐 - 李世民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唐 - 刘禹锡

八卦大演论

唐 - 王勃

治国犹栽树

唐 - 无名氏

策林一·兴五福,销六极

唐 - 白居易

上刘右相书

唐 - 王勃

八至

唐 - 李冶

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 - 钱起

送储邕之武昌

唐 - 李白

野塘

唐 - 韩偓

夏昼偶作

唐 - 柳宗元

春昼回文

唐 - 李涛

雪中偶题

唐 - 郑谷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 - 李郢

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 - 宋之问

寒食还陆浑别业

唐 - 宋之问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唐 - 杜牧

黄鹤楼

唐 - 贾岛

陪杭州郡使燕西湖亭

唐 - 张祜

题灵岩寺

唐 - 张祜

赠赵侍御

唐 - 张说

题汉州西湖

唐 - 薛能

题君山

唐 - 方干

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

唐 - 皮日休

绝句 · 其十六

唐 - 吕岩

中秋夜君山台望月

唐 - 李涉

题洞庭湖

唐 - 蔡押衙

送刘判官赴丰州

唐 - 卢纶

送流人

唐 - 张籍

续古二十九首

唐 - 陈陶

登鹳雀楼

唐 - 畅当

和赵相公登鹳雀楼

唐 - 殷尧藩

法书论

唐 - 蔡希综

囊萤夜读

唐 - 无名氏

黄帝内经 · 灵枢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唐 - 王冰

谒金门 · 春雨足

唐 - 韦庄

古朗月行(节选)

唐 - 李白

从军行

唐 - 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