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三节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
                

诗集

注解

雠(chóu):仇敌。
旧君:旧时侍奉的君主。服:古代丧礼穿的丧服。
膏泽:比喻恩惠。
搏执:捆绑。极:困穷,使动用法。

简介

暂无内容

佳句

  • 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

翻译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当作自己的手足,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当作狗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当作路人;君主把臣下当作土和草,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仇敌。”
王说:“礼制规定,(已经离开职位的)臣下要为往日的君主穿孝服,怎样才能使臣下为他服孝呢?”
孟子说:“有劝谏,就照着做,有什么话,都听从,恩惠普及于百姓;臣下如果有事离开,就派人引导他离开国境,又打发人先到他要去的地方作好准备;离开了三年还不回来,这才收回他的田地房产。这叫三有礼。这样,臣下就会为他服孝了。现在做臣下的,劝谏,王不照着办,说的话,王不听从,恩惠不能普及于百姓;臣下有事离开,君主就把他捆绑起来,又设法让他在所去的地方走投无路;离开的当天,就收回他的田地房产。这叫做仇敌。对仇敌样的旧君,还服什么孝?”

评价

暂无内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