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圆觉经 · 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诗集

注解

如是我闻:即我闻如是,意为我听到佛这样说。如是,指这部经文。我,阿难自称。闻,从佛陀处亲闻。此语出于佛涅槃前。当时,以“多闻第一”著称的阿难问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回答:“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
婆伽婆:梵语音译。也称“婆伽梵”、“薄伽梵”,意译为“世尊”,为佛的尊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种含义。
神通大光明藏:即指佛说法的处所,不是指具体的外在场所,而是指自性境界。神,则莫测。通,则无碍。大光明,即智慧。藏,即一切法所依之平等真如法性体。
三昧:梵语。又译“三摩地”,意译为“定”或“正定”。即摒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于一境。正受:是与“三昧”相应的禅定。
光严:光明庄严。住持:久住护持佛法。
清净觉地:正觉的境界。因正觉之体离染污,故称“清净。
寂灭:即指涅槃,是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
本际:根本究竟的边际,即绝对平等的理体。此指涅槃而言。
圆满:周遍充足,无所缺减。
不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随顺: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
净土:指佛所居的处所,全称“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又作“净刹”、“净世界”、“佛国”。与此相对,世俗众生居住之所,有烦恼污秽,故称“秽土”、“秽国”。
大菩萨摩诃(hē)萨:大菩萨即摩诃萨,摩诃萨为梵语音译,又称“大有情”、“大众生”,此大众生的愿大、行大、度众生大,在世间诸众生中为最上。
文殊师利菩萨: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或“吉的意思。文殊师利即妙吉祥的意思。该菩萨以大智著称,与普贤菩萨常侍于释迦如来左右。
普贤菩萨: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
普眼菩萨:因其能普观一切众生故称。
金刚藏菩萨:此菩萨能以智慧破除愚暗,表现为忿怒的形象,或持金刚杵以伏恶魔,也称“金刚藏王”。
弥勒菩萨:弥勒为梵语音译,意译为“慈氏”。依《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成为佛的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据传此菩萨因发心不食肉,故名为“慈氏”。
清净慧菩萨:此菩萨得自在,同佛境界,从法而生,故称“法生”,即从自性清净之法而生。
威德自在菩萨:可畏为威,可爱为德,进退无碍、心离烦恼的系缚为自在。
辩音菩萨:能以声音做佛事而利益众生。
净诸业障菩萨:能为众生除去各自所作种种恶业。
普觉菩萨:能够普遍地觉悟众生。
圆觉菩萨:显示圆满的灵觉,对世间一切事理,无不底了知其事实真相。
贤善首菩萨:贤而行善者,又同前十一位菩萨共居十万大菩萨眷属之首,故名“贤善首菩萨”。上首: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
眷属:指亲近、顺从者。眷为亲爱,属为隶属。
法会:讲说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举行的集会。

简介

《圆觉经》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简称,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佛教大乘之经典。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分作序、正、流通三分,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此为本经的“序分”部分,表明当时佛说法时证入的境界,以及参与法会的大众,并强调经中所载法门确实为佛陀所说,内容真实可信。

佳句

暂无内容

翻译

我听佛这样说的。那时,佛得入神通大光明藏,心念大定,一切佛都久住此光明庄严境界,这也是所有众生能够真正清净觉悟的本性境界。身心无生无灭,寂静无为,涅槃平等,遍足十方,超越了分别,随顺迎合了涅槃正道。在这个境界中,可以显现出佛国净土。
佛陀当时与十万大菩萨在一起。名为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的十二大士坐在上席,并率各自眷属一起入于心定安住的境界,他们和佛一样安住在此净土法会。

评价

北都藏海寺道诠法师《疏》又云:羯湿弥罗三藏法师佛陀多罗,长寿二年(693)龙集癸巳,持于梵本方至神都,于白马寺翻译,四月八日毕。其度语、笔受、证义诸德,具如别录。不知此说本约何文?素承此人学广道高,不合孟浪。(中略)然入藏诸经,或失译主,或无年代者亦多,古来诸德皆但以所诠义宗定其真伪矣。’
同《疏钞》卷四之上又说(卍续14•563下):‘言龙集者,有释云高宗大帝,(中略)此说恐谬:(中略)长寿年是则天之代,然今亦未委其指的也,待更寻检。疏具如别录者,复不知是何图录,悉待寻勘。’可见古德对此经的翻译记载多有所疑,但都相信其真诠不谬,而并致其笃信之忱。
此经的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
初,序分,叙述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有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为上首的十万大菩萨众,皆入此三昧,住于如来平等法会。
次,正宗分,叙佛因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次第请问,而依次宣说圆觉的义理和观行,即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其中:
(1)文殊章:是一经的宗趣所在。宣说有大陀罗尼──圆觉法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显示佛菩萨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证本有的圆觉道理。以下各章即说其观行。
(2)普贤章: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3)普眼章:说示修习圆觉,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
(4)金刚藏章:说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有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5)弥勒章:说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应发大愿,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6)清净慧章:说示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
(7)威德自在章:说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8)辩音章:说示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9)净诸业障章:说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嗔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10)普觉章:说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11)圆觉章:说示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12)贤善首章:说示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