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越调 · 小桃红 · 采莲女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对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诗集

注解

越调: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余的都叫“调”,故称调子为宫调。隋、唐的燕乐本有二十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仅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等十二种。小桃红:越调中常用曲牌名。
烟水:指湖面泛起水气,缥缈似烟。微茫:若明若暗,朦胧不清。
兰舟:形容船的华美,在此指采莲船。
若耶:即若邪。浙江绍兴县东南有若耶山,山下有溪叫若耶溪,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也叫浣纱溪。
三湘:一指湘潭、湘乡、湘阴三县,一指潇湘、蒸湘、漓湘三水。
采莲歌:梁武帝作乐府《江南弄》七曲,其中一贡名《采莲曲》,后代仿作者颇多。这里泛指我国南方地区妇女采莲时唱的歌曲。
兰舟:用木兰做的船。这里泛指装饰美的小船。
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曲,旧时一向被认为是亡国之音。唐人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司马泪痕多:唐代白居易于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作《琵琶行》以自况,结句说:“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犹“划”。
约:束。湘裙翠:用湘地丝织品制成的翠绿色裙子。
芙蓉:荷花的别称。谐“夫容”,一语双关。
年时:去年的意思。
西风吹断回文锦:以回文锦的被西风吹断,暗喻夫妇的离散。回文诗,是中国古代杂体诗句,回环往复读之俱成文。相传始于晋代的傅咸和温峤,但他们所作的诗皆不传。今所见苏蕙的《璇玑图诗》最有名。苏蕙是东晋前秦的女诗人。据《晋书·列女传》说: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剌史,被自徙流沙,苏多思之,织锦为《回文璇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
蓼(liǎo):一年生草木植物,花淡绿或淡红色。

简介

《小桃红·采莲女》是金末元初散曲作家杨果创作的一组散曲。此组曲抒写采莲女的生活和爱情,格调清新可喜。第一首小令描写男女恋情,风情旖旎;第二首写的是离人的相思之情,用欢乐衬托孤寂的写法,冷热相间,悲喜交加,尤为别致,风格典雅;第三首描绘女主人公对远人的怀念,塑造了一个绰约多姿的少妇形象;第四首表达失恋女子的惆怅,前半首回忆当年欢爱的情景,后半首写如今形单影只的寂寞愁苦。

佳句

  • 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翻译

月光笼罩下满城水波一片迷茫,美人依偎在画船上清歌浅唱,经常回忆起我们当年水上相逢的模样。如今却如远隔三湘,望断云天空自惆怅。那位美人笑着说道:“你我相聚就像莲花一样,虽然开放的时间短但思念却很长很长。”
采莲人唱着《采莲歌》,划着采莲船驶过杨柳岸。欢歌笑语响彻两岸,全然不顾寂静的夜晚,鸳鸯梦被惊醒,这一夜是怎么了?原来还有人独自躺在江楼上,请不要唱令人伤心的歌曲,南朝旧曲,会让江州司马泪眼婆娑。
采莲后拨转船头从湖上返回,风儿吹裹着身体翻动着翠绿的湘裙。忽然听人弹奏一曲琵琶,竟然泪水涟涟,盼望着远方的人归来,可芙蓉花都凋谢了,还是没有一点儿消息。夜晚天气转凉,有多少鸳鸯、白鹭不是处处双飞?
碧绿的湖面上笼罩着浓郁的柳阴,人的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映浸。经常浮现在记忆里的是当年在花间的欢乐畅饮。可是到了今天,仿佛是秋风吹断了织锦回文诗中的慧心。只能如同残梦一般,羡慕那一对鸳鸯双双飞去,进入蓼花的深处同栖共寝。

评价

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馆原馆长黄克:此曲表现的仍是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他拟设的移情以及移情之遭到拒绝,愈表明了对恋情的专注。其设问设答,使得情趣活泼欢跳,体现了民歌的风情。

评论区